第二百三十章
写完之后,李晓撩起眼皮看了曹节一眼,见她若无其事,只是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心理不由微叹了一口气,虽是夫妻,但她的另一个身份不能不让李晓时刻警惕,这种人事任命也谈不上机密,如果真的是军国重事,那他无论如何也要命曹节回避。
如果身旁是吴珉的话……想到这里,李晓无奈的摇摇头,吴珉自建军起便陪在自己身边,扬威军的建立也有她一份功劳,功勋重臣,对她自然不用避忌,可是现在自己对吴珉严防死守都犹嫌不足,双方哪里还有心情平心静气的说话?自从找到了钥匙,吴珉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去,只是自由被强行拘禁控制,钥匙又在李晓手里,走脱不了而已,现在双方见面就是争吵,闹的李晓头大,一般情况下也懒得见面,只是时间拖的越久,心里不免越是愧疚,在这件事上,他始终是欠了那几个女同胞的。
“夫君,年底就是父亲的五十寿辰。自离开兖州,一晃已是两年,两年中除了书信往来,妾身不曾与家中亲人见上一面,心中着实想念,因此妾身想藉父亲寿辰之际返家,一来为父亲贺寿,二来探望家人,以解心中思念,还望夫君恩准。”
与李晓相处久了,曹节也慢慢的了解了李晓这个人,威严的外表下,其实十分开明、谦逊,上下如一,也就是说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小民,身为大将军、晋王的李晓都以能待之以礼,处之以理,在他身上你见不到久处上位的那种傲慢和自大,所以这种品质很快就让曹节抛弃了原来的成见,真正喜欢上了李晓,不然以她高门闺秀的矜持和教养,也不会自动委身李晓。剥去了李晓的那层神秘感,曹节也不觉得这个当世最大的造反者有多么难以相处,事实上自嫁到李家后,这两年反而是曹节过的最舒心放松的日子,没有人『逼』迫着她要注意这、注意那,时时刻刻都要循规蹈矩,曹节只觉得自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而与李晓终于鱼水和谐之后,自由之后又要加上快乐二字。
这大概就是一个女人的幸福吧,曹节常常会这么想,幸福是希望人来分享的,曹节希望把自己的幸福带回兖州,好让自己的家人也一同感受,让记挂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都知道自己出嫁了以后过的很好。但是一个出嫁的女人在没有丈夫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随意出门的,这是个难题,想到父亲今年就满四十九了,男过虚,女过实,四十九自然就过五十寿辰,五十算大寿,这就有回去的理由了,所以曹节找了机会向李晓倾吐了自己思念家人的心情。
李晓愣了一下,对一个后世的人来说,媳『妇』回娘家,天经地义,更何况是为父亲祝寿,自己有什么理由拦着人家?按道理说,自己这个女婿也应该一起去兖州的,但是以自己的身份,为防曹『操』扣押自己,这个险绝对不能冒。哪怕如后世红『色』组织如此结构严密的先进组织,举世瞩目的国共谈判,『毛』『主席』去重庆之前都必须要美国先担保,党内再安排好接班人,唯恐江某不讲信义,以后世发达的资信、民主的风气尚且如此,在古代一言堂的家长封建制下,一党领袖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只要自己被人控制,河北必定大『乱』,这是毫无疑问的,曹『操』不会错过这种送上门来的机会。小说上那种主人公身踞高位之后仍时不时乔装改扮深入虎『茓』的故事,都是无聊文人的凭空瞎想,一个掌权者不可能如此轻身犯险,这种没头脑的人通常早就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被人给阴了,也根本不会有出头的时候。
略一沉『吟』,李晓道:“中原大战你父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豫州战事已经稳定下来,扬州的刘备独木难支,想必很快就会退回江东。除非是荆、蜀敢举倾巢之力孤注一掷,大举增兵豫州,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中原不会再有大的战事,年底你去兖州或许能见到你父亲,我只是担心你的身体……”到年底曹节的身体更加不便,李晓怕曹节吃不了这个苦。古代没有飞机、火车,长途旅行只靠一双腿,家境极好的才有奴仆、有马车,奔波之苦可以想像,所以古人才会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慨,做了许多歌赋来表达相见欢、离别苦,这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后人不能体会的。
听丈夫的语气似乎并不是很反对,曹节心下大喜,道:“不碍的,妾身一路缓行便是,有下人服侍,妾身哪吃得到甚么苦?再说与思念之苦想比,途中些许劳累又算什么?”
见曹节一脸欢喜的模样,李晓不忍拒绝,同意了让曹节回家省亲,当夜夫妻睡下无话。
第二日清早,李晓将昨日签署的军令发出,怀揣着奏折上朝理事。
内阁副总理空缺,本来按照原则是三方各有一人担任内阁总理或副总理以保持平衡,但余毒已死,主力又尽墨于凉州,只余一个王当率一方人马驻守上党,实力无足轻重,他这一派便算是彻底朝廷上退出了,那这个平衡又该怎么维持呢?所以李晓把田丰推上内阁副总理的宝座也是煞费苦心,田丰是士族的代表,对待士族,李晓和张燕保有默契,那就是又拉又打,既要用,又要防,选这样一个对扬威军系统亲近但又不是完全一条心的人上位,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果然,对李晓的提议,张燕没有异议,解除田丰兵部尚书的职务,升任内阁副总理,原兵部尚书一职,由总参谋部司马懿接任。兵部尚书掌管除野战军以外的所有地方部队及民兵的作战训练,是安抚境内安全的最高军事主官,需要一个既熟悉军事,又熟悉政务的人才能胜任,这样的人才遍数河北也不多见,田丰算一个、沮授算一个,但两人另有重任,除去这二人,司马懿算是最佳人选了。
顺利拿下雍、凉后,河北这两年不大可能再有动作,这一两年之内河北主要的精力在内政上,整训部队,存储粮草,凉州一战把河北仅有的存储都耗空了,不加紧储备粮草,无法应对接下来的规模浩大的统一中原之战。所以接下来一连十余天,朝上商议的都是内政,主要是对雍、凉的安抚。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