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言羽来说,小学郑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便如卡耐基础继母的关爱和激励一样;而小学校长送给他的《成语典故》和《辞海》,也像那台二手打字机一样,给了言羽一个发泄热忱的很好的方向。
所以当他听到算命先生说出“不成座上宾,便为阶下囚”之时,不禁心中一动,因为那时候的他,也正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心之中,潜藏着一只冲动易怒的恶魔,也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一个人要想要学习点儿知识,实在太困难了,言羽觉得这句诗很好,想知道它的出处,请教了很多资深的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辗转读到冯梦龙《醒世恒言》之464页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洒傲公侯》方志,方才了解到一些相关的知识。
原来历史上有“昔日阶下囚,今日座上宾※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之说,主要是讲“志行狂简,言多激越” 的明朝诗人卢楠。
有一次,两位江南来的才子进京赶考后返乡途经浚县,夜宿县城。两位才子得知这里有位大名鼎鼎的怪才卢楠,生性耿直,喜爱结交文朋酒友,且恃才傲物,连县太爷都不放在眼里,于是决意登门造访,想见识见识这位怪才。平日卢楠家里“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但凡成为座上宾的,必是一醉方休,否则别想离席。遇到性情相投的知己,卢楠定要挽留家中讨论文章,畅叙衷肠。卢楠见到两位江南才子后热情款待,一阵推杯换盏后,卢楠觉得两位才子乃性情中人,便邀请他们住在了家中。
第二天,卢楠陪两位才子荡舟卫河,游览浮丘山。两位才子触景生情,每到一处便即兴做诗,并请卢楠作答,卢楠对答如流,令两位才子敬佩不已。他们登上浮丘山碧霞宫转角楼时,卢楠见卫河绿柳摇曳、轻舟荡漾,遂赋诗一首,并请两位才子作答。只听卢楠随口吟出一诗,两位才子面面相觑,竟答不上来。临别时,卢楠的才华让两位江南才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说:“自古都说江南出才子,岂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幸结识了才压江南的卢楠。”
从此,卢楠“才压江南”的美誉在民间广为传颂。
而卢楠性情豪爽,喜好饮酒,行为放荡不羁,文风不拘一格,在达官贵人面前亦我行我素,人们因此称他为“怪才”。在浚县,至今流传着怪才卢楠诗酒傲公侯以及因此入狱的故事。
这一年,浚县新任知县汪岑到任。汪岑出生江南,年少得志且才气不凡,能诗能文又好饮酒。得知本县有个“才压江南”的怪才卢楠,而且还酒量过人,便派人请卢楠到县衙相聚。可没想到,卢楠不像其他秀才那样把县太爷的邀请当成莫大的荣耀,多次邀请竟遭婉拒,他对知县派来的人说,自己乃一介书生,从来不入官门。以前时有权贵相邀,也都被卢楠拒绝,他自然更不会把一个知县放在眼里。
屡次被拒,汪知县只好派人到卢家下帖,约定时日登门造访。卢楠对汪知县的才气并不看好,但觉得这次不便再拒,于是问县衙来的人:“汪大人的酒量如何?”来人答:“不清楚,只是常见大人喝了一夜的酒也没有醉过。”卢楠一听新任知县爱喝酒,便说:“家院梅花正旺,请汪大人明天过来赏花饮酒吧。”不料,第二天汪知县有公务在身,让已经备好酒菜的卢楠空等了一场。
数日后,汪知县又派人来到卢家,要求再约时间登门造访,卢楠打发来人说:“请汪大人明天来喝酒吧。”可不巧的是,第二天汪知县又因老婆难产再次耽误了与卢楠的约会。此后,汪知县又一连五次爽约,到了第六次,汪知县派到卢家的人回来说,卢楠收下帖子在家等候。卢楠想,这位县太爷屡屡爽约,这次大概也还是来不了,于是便独自一人喝起酒来。谁知这回汪知县倒真的来了。见到卢楠时,卢楠竟早已醉得不省人事,正趴在桌子上酣睡,家人连呼数声才将其唤醒。
卢楠在醉意中听说汪知县来了,见汪知县还带了一帮随从,耀武扬威很是威风,想到他以前数次不来,这次自己又独醉了这许久才到,一股狂傲之气顿时涌上心头,张口骂道:“汪知县算个什么东西?!狗都喂过了他还来干啥!”骂完,还吩咐下人拿起扫帚打扫院子。
汪知县受到这般污辱,不由分说,打道回府,一路上把卢楠骂个不停,边骂边说:“说你卢楠才压江南我并不介意,但今天竟敢连我从江南来的县太爷专程来拜都不放在眼里,今后定不让你有什么好下场!”
汪知县从卢家回来后,开始挖空心思整治这个“才压江南”的卢楠。不久,卢楠家的一个佣人因故丧命,汪知县于是捏造了一个罪名,将卢楠投进了监狱。10年后,陆光祖接任浚县知县,卢楠好友、明代“后七子”之一的谢榛向陆知县陈述了卢楠冤情,陆知县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澄清了真相,卢楠方才出狱。
恃才傲物的卢楠引起了知县汪岑的忌恨,捏造杀人罪名,使其卢楠饱受了十年牢狱之灾。在押期间,汪岑还唆使狱吏对卢楠频施重刑,使卢楠身上多处溃烂又无法医治,而且卢家连遭匪盗抢劫,房屋被烧,父母不堪忍受相继离世,卢楠幼子也不幸夭折。
不过“风劲不改容,雪压松更立”,遭此大难,反倒激发了卢楠的创作热情,他感叹生不得志,自比蠛蠓,在狱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赋,并将自己的五卷文集取名为《蠛蠓集》。
自卢楠以来,卢家后人秉承卢楠遗风,世代以诗书为重,秀才、拔贡多有所出,卢楠后裔卢逢瑞曾为光绪年间拔贡,浚县人至今仍称卢逢瑞为卢拔贡,据说卢逢瑞精通文史,擅长六朝书艺,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正堂、同州州判等职,一生治学严谨,门生多达千人。卢逢瑞去世后,弟子们在浚县为其树碑,表达对恩师的感念之情,清朝拔贡邢藉生还特意为卢家题写了“拔贡”的匾额。
据浚县当地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河南省首家县级博物馆在浚县成立,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就是卢楠的后裔。
卢楠的才华和经历,也让一些学者将他与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卢楠。
自《金瓶梅》问世以来,其作者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学术界提出的推论和猜测达数十种,其中“卢楠说”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
提出“卢楠说”的依据是:一是清康熙四十七年《金瓶梅》满文本序所言:“此书乃明朝闲散儒生卢楠斥严嵩、严世蕃父子所著之说,不知确否?”卢楠是明末著名的“广五子”之一,是王世贞的高足,著有《蠛蠓集》五卷,又出生和成长在浚县,熟悉《金瓶梅》中描写的与浚县、临清一带相似的社会风情和市井生活。二是卢楠的诗文与《金瓶梅》中的诗文风格相似,酷似一脉相承。三是卢楠经历坎坷,年轻时科场失利,后来又蒙冤入狱,具有创作《金瓶梅》所需要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四是卢楠生性耿直,不畏权势,被世人称为怪才,符合《金瓶梅》作者的性格特征。五是卢楠被营救出狱后游历四方,了解《金瓶梅》中所涉及的多种地方语言。
而言羽也正是因为对“不成座上宾,便为阶下囚”这句诗的钻研考究,第一次了解到了《金瓶梅》这本禁书。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