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桃花源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在东方俊逸看来,­干­舅舅陈大福的个人能力如果用三国时期的武将来比喻,应该属于靡芳靡竺之流:与关羽、赵云之类的强人相比虽说毫不起眼,但在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却是非常有能力的。更何况,东方俊逸的手头上确实没有更好的人选。所以,委托对陈家极为忠心的­干­舅舅处理这件事自然成为了上上之选。

东方俊逸之所以决定收购苏格兰当地的酒厂而不自行建造威士忌酒厂,原因之一在于根据国际法:“苏格兰威士忌”一词只能专用来形容于苏格兰蒸馏,并最少已窖藏三年的威士忌酒。偏偏苏格兰威士忌的名气还那么大。重新创造一个威士忌品牌然后与苏格兰那些老牌酒厂竞争,东方俊逸也并非没有胜利的信心。可是,那显然是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东方俊逸根本就没有丝毫舍易求难的兴趣。

另一个原因在于,现有的单纯威士忌数以百计,却没有一种味道是相同的。原因是酿制方法中有不少窍门,再加上不同的水质,当地的气候,蒸馏器的设计和蒸馏的技术等,均足以形成酒味的差异。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威士忌,仅仅只考虑水质和气候的因素影响,其味道也会与老牌苏格兰威士忌形成明显的差异。

从麦当劳和肯得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得失来看,顺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自然更明智一些。与其花时间慢慢影响消费者去习惯东方俊逸生产的半调子威士忌,还不如直接收购更好一些,反正用收购的方式也是一种进入外国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至于说收购那些法国白兰地酒厂,原因也与前者类似。那些地区的特殊蒸馏技巧属于企业核心机密,很难弄到。而且就算弄到了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干­邑地区和雅文邑地区的土质好、天气好,产的葡萄(原材料)也特别好。与其在中国寻找一块类似的葡萄种植基地,还不如直接收购更省心。

再说,那些发达国家长期将发展中国家视为原材料以及半成品提供源地,东方俊逸觉得如今也该轮到这些国家充当一下提供半成品的源地了――虽然只不过出了几根头发和一道并不复杂的工艺,可是东方俊逸仍旧打算将制造成品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东方俊逸已经想好了,如果有人因为他仅仅只掌握制造工艺中的一道程序因而对半成品的说法提出质疑,那么东方俊逸逸将胸有成竹的提醒他:半成品与成品的区别,完全可以从两者价格之间巨大的差异中体现出来。

至于说洋酒市场其余的份额,例如金酒、罗姆酒、伏特加以及特及拉,甚至只占日本市场15%的清酒,以及21岁以上韩国成年人平均一年将会喝掉68瓶的烧酒,东方俊逸自然也不会放弃。

日本人有钱,漏赚了他们一分钱,东方俊逸也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哪怕清酒仅仅只占日本市场的15%,东方俊逸也决不放过。

俄罗斯人的人均收入虽然远逊西方发达国家,可是俄罗斯人的人均饮酒量为世界第一。不将之视为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绝对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韩国人的人均饮酒量为世界第四,而且以人均收入划分也属于发达国家,不重视这个市场,同样也极为短视的行为……

只不过,东方俊逸目前极需现金的支持。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的他,只能被迫放弃那种全面进攻的战略思路,转而集重兵取得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白兰地以及中国的茅台这三个战场的胜利。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茅台便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对于这种说法,东方俊逸持存而不论的态度。在他看来,销售额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在销售额方面,茅台酒不但在国际市场上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在国内市场上,茅台酒目前也总是在老二、老三的位置上徘徊,其实地位也是颇为尴尬的。

其实就本心而论,东方俊逸更喜欢拥有自己的酒厂。不过在收购外国酒厂的同时,他却打算与茅台酒厂合作。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东方俊逸完全掌握了将神奇调料加入酒中的技术后,也清楚地知道了这项技术的优缺点。

添加了神奇调料的酒只是多了一种神奇的爽味,本身的味道并不改变。虽说用粗制滥造的劣酒也可以生产出神奇的产品,可是那样的产品,其吸引力和竞争力自然不可能令东方俊逸满意。也就是说,他必须以高品质的酒作为原材料才行。

由于受国家对烟酒行业的特殊限制,东方俊逸不能借用家族的资金收购那些有名的酒厂――毕竟那些资金属于外资,而且家族也不可能将那一大笔资金挂在东方俊逸个人的名下。那么,与有名的酒厂合作自然也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因为东方俊逸本人对茅台更有好感的缘故,因而首选的合作目标自然也就定为了茅台。东方俊逸不认为合作会遇到什么根本上的阻碍。毕竟茅台酒厂现在已经沦为老二了,除了一刻不停地拼命追赶销售额高高在上的五粮『液』外,还必须为了保住老二的位置绞尽脑汁甩开与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东方俊逸想不出茅台酒厂的老板有什么理由拒绝合作。

第二,茅台酒的品质确实非凡。

茅台镇独特的地理地貌、优良的水质、特殊的土壤及亚热带气候是茅台酒酿造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也可说茅台酒是大自然赐与人类之杰作。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然而这场历经十年之久的试验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的独特魅力与产地密不可分、不可克隆。为此,在2001年茅台酒甚至成为了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

茅台酒是纯发酵蒸馏食品,它不允许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53贵州茅台酒甚至连水也不允许添加。而其他名白酒,甚至洋酒,都需外添加水或『­色­』素,或香气香味物质。茅台酒之所以美,也可以说是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现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之­精­绝。

能够将国粹发扬光大,即便少赚些钱东方俊逸也是乐意的。

第三,茅台毕竟是中国的“国酒”,这种无形资产简直就是无价之宝。虽说茅台酒厂的销售额只排第二第三的位置,可是茅台酒厂的产量却一直排在十几位。这也同样证明了茅台的高档。与茅台酒厂合作,利用其现有的销售渠道和现有的品牌声誉,能够让东方俊逸省不少力。更何况,东方俊逸的目标市场是高端市场。既然定位如此,他自然更乐意与品牌价值更高的酒厂合作。

最令东方俊逸满意的是,茅台酒厂坚持传统酿造工艺和特『­色­』,沿袭传统文化­精­髓,注重品质,不以盲目扩大规模来提高产量。强调“茅台”是“国酒”,必须有品质超群的质量;坚持酱香的传统“七甑烤酒”工艺和原产地域酿酒,注定了一年就只能出产这么多,喝完一瓶就少了一瓶,这是茅台酒的“稀罕体验”。于是,茅台酒高价位也就有了其合理『­性­』――品质既高,产量又有限,因而茅台酒也就具备了成为了奢侈品的先决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的“国酒”其实还算不上奢侈品。因为在国际通用的概念中,只有价值和品质比值最高的商品,以及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商品才能被称之为奢侈品。

东方俊逸打算让国酒茅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毕竟,普通的茅台酒出厂价只不过278元,稍稍高级一些茅台酒售价也只不过在一千至两千之间(八十年陈酿和五十年陈酿不在此列)。可是人头马、轩尼诗之类的洋酒却动不动就是数千乃至上万。将茅台酒的优秀品质、蕴含的文化、品牌价值以及实际价值综合起来分析,最有资格成为中国酒类顶级奢侈品的茅台,其价格实在有着太大的上升空间!

收购苏格兰威士忌酒厂的任务交给了伍德,收购法国­干­邑地区酒厂的任务交给了福叔,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东方俊逸不打算再为此『­操­』心。

龚洪涛必须坐镇老龚靓汤馆,所以,与茅台酒厂谈判的重任便只能落在孙小云的身上了。考虑到前不久孙小云遭遇过绑架事件,东方俊逸有些不放心。虽然自知如果碰上练家子或者是被几个人围殴,他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东方俊逸仍旧决定陪着孙小云一同去贵州。

……当然,同去的除了准备参加谈判的律师、会计师以及派往茅台镇长驻的相关人员,还有保安部的五名彪形大汉。

ps:既将离开强推榜,请喜欢此书的朋友收藏。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