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千古雾引刀 > 楔子 惊变

楔子 惊变

他话未说完,崖上的武元辉已是猛然想起了那名高大汉子的来历,心道原来他便是有“擎天神掌”之称的丐帮帮主陆战,怪不得有那般威猛绝伦的掌力。据闻此人不止一身浑厚内力号称万人莫敌,更为世人齐声称道的古道热肠,胸怀大义之士,有他前往助阵,必令退敌之事胜算大增。

尚未思毕,便听那高大汉子即陆战沉声答道:“这倒不知,不过今次乃是两军交锋,非比江湖较技,纵使那厮武功再高,面对千军万马之时亦是无甚用处。而且陆某素闻何相爷胸罗万机,谋略过人,为天下闻名的智者,他既邀约我等前来,必定是已有了­精­密的部署,聂兄你不必过于忧虑,为免耽误战机,我们还是尽快入城为好。”

聂无极想是也知此时城中的形势危急万分,实是不容再有半点耽搁

,便暂抑忧念,昂首上前,朗声道:“陆兄言之有理,小弟受教了。现今天­色­已黑,正是入城良机,你我二人这便杀进城去如何?”

陆战微一点头,应道:“就依聂兄所言。”说完二人即展开身形,往汴梁城急弛而去。

武元辉见他俩明知敌势庞大,却未曾生出半点退缩之念,实不愧都为当世豪杰。心中也不禁生出冲天的豪气,略一犹豫之后便飞掠下山,紧随聂无极与陆战身后往汴梁城奔去。他拳脚修为虽是较二人相差甚远,但一身轻功确是不弱,全力施展之下,倒还勉强能跟上。

三人一前一后在狂吼的寒风中急速飞掠,片刻之后,即抵达城南郊外,尚未奔近,就听得号角声此起彼伏,遥遥望去,只见城外数十丈方圆处全是金国大军所搭建的营帐,胜旗招展,剑戟如林,无数匹金军铁骑奔驰来去,汴梁城整个裹在一片尘沙之中。

武元辉尽管征战多年,见到金军这般声势,仍觉骇然,心知凭自己的身手,是决计无法潜入城中的,于是跃至一株参天大树的树丛间,隐好身形,留心查看。

只见聂无极与陆战二人却像是胸有成竹,无所畏惧,身形丝毫未停,径直闯入密集森严的金军阵营之中,且速度奇快,在掠过了数十米之后方为巡逻的金兵察觉。

随着一阵震天响的击鼓鸣锣之声传来,逾以千计的金兵大吼着围了过来,但陆战神力惊人,挡者披靡;聂无极亦是刀势如虹,凌厉绝伦,这些不谙武技的金兵又如何能抵挡得住。

不过盏茶工夫,二人便如大船破浪冲波般齐齐杀到了汴梁城下,再回头望了望身后心胆俱寒的金兵,纵声长啸,腾身而起,冉冉消失于巍然耸立的城墙之上。

身后追之不及的数百金兵虽是一向生­性­凶悍,但在二人不世刀法及绝代掌力的威慑下,亦不禁都感到有些心有余悸。

眼见二人大展神威,杀得众金军胆寒欲裂,武元辉不禁心折不已,暗忖这两位当世高人既是已顺利入城,那自己再留在此处,也是无甚助益,就待起身回返,忽的觉得眼前一花,随即便见到旁侧的山头上不知何时已有一名枯瘦如柴,高冠束发的青袍老者巍然站立。

他望着陆战与聂无极疾升而上的身影,脸上隐隐闪过一丝嘲弄之­色­,高如竹竿身影映着身后苍茫昏暗的夜空,显得甚是­阴­森怪异。

武元辉见他身形飘忽,行迹诡秘,便打算悄然潜近前去查探一番,却忽的看到那名青袍老者似是有意无意的往自己藏身之处瞥了一眼,一道森寒慑人的­精­光若闪电般疾­射­而来,倏忽间他只觉双眼有如被火灼似的刺痛难当,不禁急往后缩,待到探头再望之时,那名神秘之极的紫袍老者却早已如妖魅般凭空消失。

大惊之下武元辉忙长身而起,绕着山头搜寻了一遍,却是再未见其身影,沉思半晌后他亦只能怅然而返。不过他始终觉得那名神秘的青袍老者出现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决非偶然,故心中总有些不详之兆,次日一早又赶到城郊,四处查探了一番,但仍是未有所得。

直到第三天的黄昏时分,武元辉稍整行装后正待像往常一样,到汴梁城附近去观察一下形势,就听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村民的哭嚎声,他不知有何变故,忙大步迈出房门,只见此时数以百计的乡邻都围在一个叫做王猛的村里猎户身前,各个脸上均是一片悲哀与绝望的神­色­,不少­妇­孺小孩更是号啕大哭。

武元辉心中一动,几步走近前去,猛的一把抓住王猛胸前的衣襟,大声问道:“王兄弟,究竟发生了何事,怎的乡亲们会如此伤心,难道是那……!”说至此处,他自己也不敢往下猜了。

那王猛以前也曾从过军,向来­性­情直爽,此时却因太过悲戚,隔了好半晌方才黯然答道:“武大哥,适才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见到有不计其数的城中民众四处奔逃,觉得奇怪,便找了个相识的同乡询问,一问之下才知原来就在今儿早晨,驻城守军的统帅即大开城门,主动遣兵出战……唉,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两方交战不过几个时辰,我军即迅速溃败,不止汴梁城被金军占领,就连当今圣上及太上皇两位也被金人所俘,这实在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武元辉闻言后大惊失­色­,暗想那两位神勇无匹的江湖高人不是已经进城助阵了么?凭他二人的功力,至少也应能护送二帝逃离金贼的魔掌,再说城中守军虽说只有不足十万之数,但亦不可能只抵挡了几个时辰便败下阵来呀。他越想越觉不对劲,即又急声问道:“王兄弟,你可问过那些城中民众,我军究竟是怎生败得如此窝囊的!”

王猛听他一问,似是更为愤慨,恨恨说道:“我怎会不问,据说是那位统帅,也就是朝中的何老相爷放着城中近十万的大军不用,竟只派了几千士兵去迎战金贼五十万大军,还说那些士兵都是被一个叫做郭京的道士施过法,叫做什么‘六甲神兵’,各个力大无穷,都能以一敌百的。但听我同乡说起,那些所谓神兵开始的时候倒确是颇为勇猛,杀得金军贼子哭爹喊娘的,不过没有多久,便突然像中了邪似的全变得有气无力,让一涌而上的金兵给杀了个­干­­干­净净,随后心气大振的金军即全力攻城,城里余下的守军本就大多为老弱残兵,又没啥准备,所以没撑多久,便城破兵败了。唉,武大哥,咱俩都知何相爷是一位用兵如神的高人,你说他今次怎的会如此糊涂呢?”

武元辉听完他这番话后,尽管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惊骇,但却仍是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那名神秘诡异的青袍老者,暗忖此次大战发生了如此多不可思议的怪事,会不会与他有些关系呢?倘若他当真在其中做了手脚,而自己却没有设法通知城中的聂无极等人,岂非成了不义之辈么?可自己连那名青袍老者的样貌都未看清,现今即便是想要去查,也委实不知从何查起。

念及此处,他只觉懊恼不已,心念数转之下,武元辉忽然想到自己曾跟一位画师学过两年绘画,倒是可以将那名青袍老者的大体样貌画出来,再拿到江湖上去四处打听,说不准还能探出他身份来。当下拱手抱拳,对众乡民说道:“各位乡亲还是莫要太过丧气,要知我大宋国内尚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及忠义之士,相信用不了多久,必定能将那帮狗贼驱逐出境的。”言罢他便转身回到房内,找出纸笔,埋头苦思。 来。

突然之间,武元辉似是隐约听到身后有人轻笑了一声,立即心生警觉,功行百脉,迅速回头一望,即见自己苦寻数日也未得的那名青袍老者竟赫然站在身后不远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他鼻尖额窄,双目深陷,相貌虽是长得不甚起眼,但却有另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

武元辉此时正悲愤无比,又突然见到青袍老者出现眼前,哪还管得了这许多,双眼一瞪,厉声问道:“你这老头儿究竟是何人?那晚跟着聂大侠和陆帮主到汴梁城下又存的是何等居心?今日若是不讲个明白,休怪武某手下无情!”

那名青袍老者原本一直显得颇为平静,但在听到武元辉提及聂无极与陆战的名字时却神­色­一变,长叹一声道:“想不到你竟是江湖中人,且还认识那聂、陆二人,看来今日是不能让你安然离此了。”

武元辉听完他的话,已知不出所料,此次汴梁兵败当真是与其有莫大的关系,顿时勃然大怒,大吼一声后便猛扑上前。

谁知那名青袍老者却只是摇了摇头,袍袖轻轻一拂,武元辉即觉一股森寒沁人的­阴­煞之气如怒潮狂涌般袭来,更在霎时间便将自己周身|­茓­道尽皆封闭,随后他恍惚看到那名青袍老者飘然近前,微眯的双眼陡然­射­出一道墨绿的­精­光,伸出一支白皙修长的手指,缓缓点向自己的额头正中,在他倒地的最后一刻,只记得看到了一双小巧玲珑,有如女儿家所穿的绣花鞋般大小的紫­色­官靴。

靖康二年五月,驻于汴梁城内的金军立朝中­奸­臣张邦昌为“楚帝”,借此掌控大宋的朝政,随后便率军押解徽,钦二宗及秦桧等随行朝臣返回金国。

金军撤返之后,康王赵构借机笼络各地的宋军与抗金势力,迫使“伪帝”张邦昌退位以后便自己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

不过宋金两国的战乱虽是自此之后有所缓和,但江湖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在几位当世豪杰俱都莫名丧身于汴梁大战的消息传遍天下后,立即便有诸多心怀疑虑的武林高人赶至汴梁城中查探,却均毫无所得,只是有不少人都曾见过一名衣衫褴褛,神智不清的中年男子成日里在城中四处转悠,神­色­总是显得惊怖万分,口中不停的喃喃念叨:“是他……绿­色­的眼睛,紫­色­的靴……”

当时见过他的人虽是大都未曾在意,但之后却是仍有些­精­明之士查觉其中颇不对劲,遂到附近山里一打听,才知这个疯子叫做武元辉,原本是河柳村的猎户,身强力壮,还有武功在身,不想就在汴梁兵败的当天,他也莫名其妙的疯了。可当这些人心急如焚的返回汴梁城之时,不止未曾见到那个疯子,更均在出城后神秘失踪,再无任何音信。故往后的十数年里,武林中虽表面平静,其实却是暗潮汹涌,直到十八年后,随着一名身背长刀的豪迈少年横空出世,江湖终于风云再起……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