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清明节,千崖万壑的龙竹山,百花成开,灿烂得好似彩霞,树、竹翠绿茂密,犹如清朝时期王慕兰写的《石门竹枝词》所述:青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两两三三何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一辆国产红旗牌黑色轿车行使在绿水青山中宽敞的水泥路上。
车上有三个人,前排是一名年青的驾驶员,两手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地驾车。后排有一名婷婷玉立的姑娘和聪明伶俐的小孩子。
小孩叫竹肖心,不满十岁。方圆甜笑的小脸蛋,剑式浓眉,高鼻梁,长了双机灵的大眼睛,脸上微笑时,呈现一对酒窝窝,留着小平头,衣着学生服,小手指着巍巍群山,惊奇地问:“姐,这叫什么山?”
“绿竹半含箨,新稍才出墙。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唐朝杜甫《咏竹》”,从竹肖心的姐姐,竹晶心的嘴里脱口而出,她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旅港市宣传部工作,身材休长,娇艳无瑕的脸蛋上长着一双清澈深情的杏眼,柳叶弯弓眉,玉牙洁白,呜黑亮发,运动员发式,手提轻便旅行包,心里沉甸甸的,受父母之命,携兄弟从旅港回祖籍广蜀县龙竹镇龙竹山祭拜老人。
广蜀县派出的一辆红旗牌轿车从机场接送老领导的这对子女去祖籍祭拜。
“姐,我问山名,不听诗。”竹肖心娇嗔再问。
竹晶心告诉弟:“我们的祖辈们,就生活在这龙竹山上。”
小车行驶到一幢楼前停住。竹肖心风趣的笑着诙谐的伸出舌头,竹晶心打开车门,携带行礼包,婷婷娉娉地走下来。
竹肖心下车,蹦蹦跳跳,四处眺望,目不暇接乐趣横生,见峰高谷深,重峦叠嶂,路窄林密,充满着勃勃生机。他惊奇地说:“姐,这高耸入云的山,长满挺拔翠绿的树、竹,这股味道好香啊!”的确,出生在广蜀县的城里,两岁多就随全家到旅港市定居,他这还是首次到农村感受到纯天然植物散发的清香。
“有如明朝《风竹》所述,竹劲由来缺样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风雨里,若今琅不向东。”晶心观看竹山之景色吟诗抒情。
这时,山里传来振聋发聩的竹山歌谣的歌声。
“太阳光照龙竹山,山里众人放歌唱,出了个憨情男儿,飞来位痴情淑女,牵手精编灵山竹,珍品照人福万代。”
“姐,山里人在唱什么?”竹肖心又向心中的百科全书讨教。
胸有成竹的竹晶心向百问不厌的弟弟解释:“这是山城人编的新竹山歌谣,是夸咱爸、妈。”
鬓发斑白的竹根贤前来介词:“来两位小宝贝,姑姑给你们介绍,这位鬓发斑白戴眼镜者是你们的伯父竹根茂,现退休回家了。这位是龙竹镇淡平书记,他们是人大主任骆建、李宽校长,他是你爸的战友席易,现任广蜀县竹编工艺制品厂厂长。”
竹肖心指着一位沉默寡言,只是面目亲善,带着微笑,看上去和蔼可亲的样子,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住二人的中年男子问到:“姑妈,他是谁?”
淡书记接下来介绍:“他叫仁二松,是席厂长的得力助手。”
根贤虽然年纪老了,谈笑风生的性格却未老,指着晶心和肖心说:“他们我不介绍想必大家都认识,是根亲和肖玲的女儿和儿子。”
“我叫竹晶心。”晶心便自我介绍。
“我是竹肖心。”肖心也表白自己。
“嘿,一晃就近十年,晶心长成晶莹俊俏的大姑娘,刚会走路的肖心,也成了活蹦乱跳的小男子汉。”竹根贤爽朗的逗侄女、侄儿。
亲友相聚,喜气融融。
竹根茂领头,一行数人朝山梁上那弯曲、潮湿、乱碎石铺成的羊肠泥径走去。竹晶心小时候曾走过此路,还马马虎虎能应付。竹肖心从未走过这类狭窄崎岖的道路,耐不住要和树、竹碰撞。
“弟弟,来,姐背。”晶心张开双手做好了背他的准备。
竹肖心噘着嘴直嘟嚷:“不,爸、妈说过,自己的路自己走,不准背。”
竹根贤本性就是性格开朗,抓住机会,更是乐得合不上嘴的逗他:“肖心,你爸、妈不在这里,你姐背了他们晓不得。”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