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海峰,1998年在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报名参加考试,本人考分450分。其父杜应(平鲁区教委党委书记)为保证其子能上大学,便通过李林中学建档教师赵建华提供的档案,又持杜海平(杜海峰的别名)户籍证明、毕业生证书在区招办报了名。由于具体办事人孟山森把关不严,没有核对考生照片是否同户籍等有关证件相符,使得内蒙古籍替考生顺利参加了高考,成绩535分,被山西医大录取。
另外三位假大学行生赵建康、李霖君、梁泽民的造假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赵建康由其因病在家休学的哥哥赵建峰代替考试,哥俩替换更容易蒙混过关。
有位山西的朋友说,素有几千年黄河文化熏陶下的晋国人,考试舞弊的水平之高是全国罕见的。其实,就全国范围而,类似山西的舞弊现象不在少数,且有这样一个特征:越是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这种冒名顶替造假现象越严重。
《中国青年报》披露上面这则丑闻的第二天,该报又披露了江西一起更大的高考冒名顶替事件。江西某国防科技工业学校的4个班中一下查出22个假学生。如一个叫蒋礼虎的96届44班学生,该生还是此班班长。他对记者的采访连隐瞒都不隐瞒,他说他真名叫周起文,是波阳县人,1996年参加全省统考后差几分,于是家里人就给了教育办的干部2000元钱,于是他周起文成了现在的蒋礼虎来到了这个学校。假蒋礼虎说他根本不认识真蒋礼虎,但他现在在学校的档案里都是真蒋礼虎的,连上面的照片都没有换。该校目前已经查出的20个假学生的况基本与蒋礼虎一样,都是出钱或者有权者从中变花样让他们上了学。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么不高明的造假活动,如果录取学校稍稍把工作做细一点,是绝对可以避免的,但这个学校没有那样做。原因虽不明,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某些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校个别决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这些丑恶现象得以滋生的原因所在。
高考中的舞弊造假之风,如今就像我们经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种况:上面大喊反**,可下面**之风非但丝毫没有收敛,反而贪污受贿的数额越来越大,顶风作案者层出不穷,这可能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一大特色。1999年国考刚刚结束,震惊全国的一南一北的两大舞弊案即刻浮出水面:一是黑龙江望奎县二中高考16份雷同卷牵出22个涉案人,主管副县长、教委主任、副主任、二中校长及考场教师,全套人马一起上阵作假舞弊,实属奇迹!南边的广东中考中生考题泄密大案,几个校长为追求升学率,相互勾结,私通一气,造成26000多名考生卷入国考大案。这回广东清远市的中考大舞弊,使曾几度疯狂的该省某些地区高考顶替冒假的小魁们颇有些小巫见大巫的感觉,着实暗里欢欣了一番。
为了查阅中国当代高考舞弊之怪现象,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室,又重新看了一遍1997年10月23日的《焦点访谈》。在这个以偷梁换柱,法理难容为题的节目里,披露了湖北省通城县原招生办副主任熊云鹤在任期间,利用修改考分考号、冒名顶替等卑劣手段,将其亲朋好友的子女送进学校,共作案12起之多,涉及被冒名顶替的考生15名,其案件非常典型。熊云鹤利用职权,使一些本来拥有上大学机会的学子造成终身遗恨。他的行为,大有叫人对他千刀万剐方解恨之感。因为正是他的卑劣做法,使得那些本来可以满怀希冀的青年男女,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而走上一条完全相反的人生之路。当看到那位因人为造成落榜的女孩子不得不年少嫁人的凄凉景,凡有些血性的人都会愤怒诅咒熊云鹤这个喝考生之血的无耻之徒。
据教育部门与检察部门介绍,像湖北通城的熊云鹤这样借招生办负责人职务之便,在中考、高考中做手脚的人,几乎每年都有,就像经济领域那些顶风犯罪的**分子一样,他们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玷污和搅浑了中国神圣的中考、高考殿堂,能让老百姓不愤怒吗?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