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因为走时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马克思知道了,连忙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事业上的亲密合作。
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ww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一起到郊外散步。后来他们住在两个地方,就经常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他们时时刻刻设法帮助对方,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他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使恩格斯悲痛万分。朋友们劝恩格斯去旅行,散散心。但他想到马克思生前用毕生精力写作的《资本论》还没完成,就谢绝了朋友们的劝说,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着手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的最后两卷。他日以继夜地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得生病。花了整整11年时间,他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恩格斯说:“这是我喜欢的劳动,因为这时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马克斯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40年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天空不再飘雨,心不再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朋友。有些朋友可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这份友谊可以让生命变得美丽起来。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什么?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80.第二十一辑在苦难中实现自我(1)
( 在苦难中创造人生的辉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ww他把人类的需求从低至高共分成五类,它们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实现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道德高尚、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在浩浩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只是一个过客,平凡得不能留下丝毫踪迹。这就是时间和历史的残酷性。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应当留下一些东西来证明我们曾经来过,不然,我们生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是默默无闻,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太没有意义了。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有所成就,在道德上不断砥砺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操高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对更多的人有所裨益。这或许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人生目标。这样的目标,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
想要有所作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又是多么困难。人的一生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有的人则在逆境中顽强地站立起来,不断进取,把苦难当作垫脚石,从而最终有所成就,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很多有所建树的人物,就是在苦难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的。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力作《失乐园》是在他积劳成疾、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音乐家、扼住了命运咽喉的贝多芬的最杰出的乐章,《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是在他丧失听力以后创作的;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用苦难“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这三人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三大怪杰”,竟然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失聪,一个是哑巴!他们之所以能够到达人生的巅峰,就是在苦难中不屈地奋斗!
从不幸中顽强地站起来,这就已经是英雄所为,而更难得的是能够在苦难中创造人生的辉煌。这是精神的胜利,是人类相对于命运的胜利。
有人说过这样一番话:“难道有永远的失败吗?不!我宁可一千次跌倒,一千零一次爬起来,也不向失败低一次头。”是的,没有永远的失败,一千次失败,一千零一次我们很可能就胜利了,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最终是会被命运垂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只要心怀希望,就有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美国记者去德国柏林采访,在采访中他现:德国虽然是战败国,但它的市民却在残缺的窗台上种养着一盆盆鲜花,他不禁心生感慨:这样一个经受巨创的民族心里还满怀着希望,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通向成功的路不会一帆风顺,有险滩暗礁,有绊脚石,但只要心中怀有希望,不放弃,负重前行,就一定会最终实现自我。命运使我们伤痕累累,但我们最终缔造了人生的辉煌。
曹雪芹就是这样一个在苦难中成就了自己的人。他出生于一个“百年望族”,家族却因卷入政治斗争而一蹶不振,他从此远离官场,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到晚年时,生活更加贫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过着“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生活。然而,他却以如椽大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写作《红楼梦》。幼子夭亡,让他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身患疾病,最终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他以辛酸之血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的《红楼梦》一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展史上成为一座丰碑。
在苦难中成就自己,米契尔的经历震撼人心。
如果一个人在他46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而被烧得不成人形,其后又在他50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坠机事故而腰部以下全部瘫痪,如果换作是我们会怎么办?我们能够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一名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一个春风得意的新郎官以及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吗?我们能想够想到自己会去冲浪、跳伞、在政坛谋得一席之地吗?这些我们无法想象的事,米契尔全都做到了。
81.第二十一辑在苦难中实现自我(2)
( 在经历了上述两次意外事故后,他面目恐怖,全身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手脚变成了不分五指的肉球,不能拿起刀叉,也不能拨打电话,为此动了十多次手术;双腿无法行动,只能依靠轮椅。但曾是海军陆战队队员的米契尔却认为自己没有被打败。面对着镜子中无法辨认的自己,他想到一位哲人说过的话:“相信你能你就能!”“问题不是生了什么,而是你怎样面对它。”他对自己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人生之船,那是我的人生沉浮,我可以把目前的状况看成是倒退或是一个起点。”
他很快从痛苦中走出来,经过奋斗,他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他在科罗拉多州为自己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一架飞机和一家酒吧。后来他和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后来,他不听别人的劝告,执意要用肉球似的双手学习驾驶飞机。不幸又一次生了。他所开的飞机在升上天空因为突然生故障,摔了下来。当人们找到米契尔时,现他的12条脊椎骨全被压得粉碎,他将面临一生瘫痪的惨重后果。他的家人和朋友非常悲痛,他安慰他们说:“既然现实我无法逃避,那我就乐观地接受。这其中也有好事也未可知。虽然我身体不能行动,但我的大脑是完好的,我还有一张嘴来帮助别人。”
米契尔也曾想过:“为什么这些事总是生在我身上,我到底做了什么孽,上天如此惩罚我?”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屈不挠地奋斗着,日夜努力使自己最大限度地独立。生活对他的这份不屈不挠给予了奖赏。为了保护小镇的环境,避免小镇的景色因为开采矿石而遭到破坏,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后来,米契尔也曾竞选国会议员,他以“不只是有一张小白脸”作为自己的竞选口号,将自己丑陋不堪的一张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一天,一位护士学院毕业的金女郎来护理他。他对她一见钟,认为她就是自己的梦中人。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亲人和朋友。大家都劝他,认为这事不可能,万一他被人家拒绝了会非常难看。他说:“不,你们错了,万一成功了呢?万一她应允了呢?”米契尔决定试一试,他勇敢地向那位金女郎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且邀请她约会。两年之后,那位金女郎成了他的妻子。
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米契尔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持续进行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以及公共演说。他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