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先进生产技术和独特民族文化的传播者(1)
2.第一节先进生产技术和独特民族文化的传播者(2)
3.第二节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1)
4.第二节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2)
( 二、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金树仁统治被推翻后,在伊宁成立了临时政府,但这时全疆的混乱局面已经扩大了,阿勒泰边民骚动、哈密地区和加尼牙孜的起义、马仲英进入新疆、马世明占领焉耆、铁木耳攻占阿克苏、库车伊斯兰阿訇建立所谓的“伊斯兰教国”、和田地区的埃米尔自称“和田王”,并且率4000人企图与铁木耳联合进攻喀什等。***此时各地相继叛变,杀害地方官员、抢劫财产的事时有生,同时一些山匪、强盗也乘机兴风作浪。当时驻扎在喀什的金树智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搜刮民财,闻各地乱起,仓皇失措,在惊恐之下暴病而亡。此后军队由马绍武指挥,但他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也无能为力,新疆的形势越来越恶化。
在新疆动乱的况下,境内一些分裂势力开始抬头,在国外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开始筹划分裂新疆的活动,企图建立其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ww英国一直以来就推行分裂新疆的政策,希望在南疆建立一个听命于他的伪政权,并在19世纪60年代支持阿古柏建立过反动政权,这次趁新疆动乱故技重演。在英国的支持下和反动阿訇、宗教上层人士沙比提大毛拉以及穆罕穆德·伊敏等人的精心策划下,1933年11月12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出笼了。
面对如此况,1934年新疆政府组建了省军,其中有“归化军”两个团,随同其他大军开往南疆,开始了粉碎这个反动组织的活动。“归化军”在摧毁分裂分子的斗争中英勇善战。同年2月,“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省军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瓦解了,“总统”和加尼牙孜逃亡山中,“总理”沙比提大毛拉被抓获,“和田王”也继而被消灭,新疆初步统一在盛世才的统治之下。
三、积极组织后援,保障抗日补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在中国**的倡导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路线。中国向西方各国求助,然而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只有苏联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于1937年8月与国民党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1937~1939年期间苏联给中国2。5亿的援助,并派顾问、空军和坦克志愿军帮助中国抗战。后又陆续为中国供应飞机、坦克、炸弹、机枪等军用物资。当时中国汽车少,因而军用物资主要由苏联汽车运送。经双方协商,以苏联阿拉木图为起点,中国兰州为终点。路上途径中国的霍尔果斯、二台、精河、乌苏、玛纳斯、迪化、吐鲁番、鄯善、七角井、哈密、星星峡等11个接待站。同时,还组建空运。空军路线有两条:一条由阿拉木图到伊犁,经乌苏、迪化、哈密到兰州;另一条,由蒙古乌兰巴托经二连到兰州。当时新疆各地都比较贫穷,因而在新疆境内的各站的设置及安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于是成立了中央运输委员会新疆运输分会,当时简称“中运会新疆中运分会”。各个接待站长由县长兼任。因为中国的俄罗斯族懂俄语,交流方便,所以许多新疆的归化族人被请来当翻译、厨娘,有的妇女担任招待员或卫生员,特别是在伊犁机场、霍尔果斯口岸服务的归化族人较多。
1937年10月,根据需要在新疆乌苏县建立一个航空站,一个中运汽车站。当时乌苏县虽然地处伊犁至迪化、迪化至塔城、迪化至阿尔泰的交通要道,但全县5000农牧民仅有50多户工商业者,且多是小本经营,要在这样的况下办两个接待站是很困难的。两个接待站包括苏联站长、副站长、机修、气象、医务、报务等,中方服务人员除干事外,厨娘、接待人员、卫生人员都是归化族人及少量的当地人。由于苏联人喜欢冷饮,服务人员就利用冰窖储存的冰做冰淇淋,并做列巴等食物,这些工作都是由中国归化族完成的。
5.第二节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3)
( 在新疆境内,由霍尔果斯到星星峡的11个站,大部分站是由归化族人任厨娘、接待人员,他们做出的饭菜较符合苏联人的胃口。ww***同时,苏联朋友也对这些人进行了抗日及中苏友好方面的宣传。在1937年冬到1941年这段时间,新疆中转站各族干部和归化族人员都相处得很好,直到后来盛世才动阴谋**、反苏的活动,搞得人心涣散,伤害了民族感,使有的归化族人不辞而别,影响了中转站的正常工作。因后期苏联供应物资的缺乏及盛世才的**、反苏活动,中转站成为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汽车运输接待站,这时期为各个接待站服务的归化族男女相继离去。归化族许多人物因不满盛世才的统治而惨遭盛世才迫害,如巴平古特等人。
四、“三区革命”立奇功
新疆“四一二”政变后盛世才掌握了新疆的实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六大政策”——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伪装进步推行亲苏政策,邀请了一批中国**党员来新疆进行建设。任用了大批的**党员为专区、县的专员、县长、教育局局长等。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盛世才的统治政策生转变,开始推行**、反苏的政策,施行独裁统治。相继制造了1937年的“阴谋暴动案”、1940年的“阴谋暴动案”、1942年“四一二阴谋暴动案”等,逮捕和杀害了一大批进步人士和**员,因而各地反对盛世才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不断涌起,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944年秋,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爆了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并取得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建立了革命政权,史称“三区革命”。
“三区革命”的爆的导火线是“征马运动”。当时的统治者要向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的农牧民征收一批军马,负担落在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及其他各族的贫苦农牧民身上。于是革命组织在伊宁市以东约100千米处的巩哈县策划了牧民暴动,因巩哈的地理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遇强敌可化整为零,入山游击,所以巩哈成为解放组织理想的暴动地区。1944年8月伊犁革命组织指示原巩哈县的土产办事处主任法提黑,会同艾克拜尔、色依提、库尔班、白求木、艾尼等组成起义队伍,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罪行,对当地贫苦的群众,无偿给马匹、茶叶、食糖等,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拥护,报名参加者650多人,献马匹300多匹,羊4000多只,粮食360多袋,起义队伍半个月内就很快组织起来。8月份,起义队伍袭击了巩哈警察局,打死10多名警察,缴获了一批枪支,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
1944年8月,起义队伍进行了整编,成立了三个大队,进行军事训练,准备进攻巩哈县城。后起义队伍攻占了巩哈城,法提黑任代理县长,宣布取消苛捐杂税。人民拥护革命,队伍进一步壮大,成立了维吾尔族大队、蒙古族大队以及西托夫伊万领导的由俄罗斯族200多人组成的大队(当时称“归化大队”)。10月9日,又在伊宁成立了一支归化军。1944年11月6日,巩哈游击队调到伊宁,分三路进攻,11月7日动了对伊宁市的进攻,一举拿下了警察局,释放了80名在押者,同时控制了专员公署。后不断有国民党军官投向革命,到14日游击队控制了伊宁中心区,国民党军退守鬼王庙飞机场。在伊宁游击队向国民党动进攻时,11月9日,归化族列斯肯率60名归化军,封锁了果子沟通道,阻止了国民党增援伊犁的部队。果子沟山高沟深,地势险要,道路崎岖,归化军堵死沟口,修筑工事,使国民党军队不能前进,有力地支持了伊宁的革命斗争。
1944年11月12日,临时革命政府在伊宁成立,革命政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做出了既向伊犁国民党驻军进军,也阻止国民党援军向伊犁进军的决定。20日,莫古托洛夫领导归化军和当地群众向霍城进攻,架起云梯攻城,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霍城。28日,又向惠远城进攻,并占领该城,后又相继占领绥定、温泉县、博乐县等,至此伊犁的广大地区被革命政府所控制,革命势力进一步向塔城展。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