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中国俄罗斯族 > 1934年

1934年

新疆政府组建了省军,其中有“归化军”两个团,随同其他大军开往南疆,开始了粉碎这个反动组织的活动。“归化军”在摧毁分裂分子的斗争中英勇善战。同年2月,“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在省军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瓦解了,“总统”和加尼牙孜逃亡山中,“总理”沙比提大毛拉被抓获,“和田王”也继而被消灭,新疆初步统一在盛世才的统治之下。

三、积极组织后援,保障抗日补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在中国**的倡导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路线。中国向西方各国求助,然而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只有苏联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于1937年8月与国民党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1937~1939年期间苏联给中国2。5亿的援助,并派顾问、空军和坦克志愿军帮助中国抗战。后又陆续为中国供应飞机、坦克、炸弹、机枪等军用物资。当时中国汽车少,因而军用物资主要由苏联汽车运送。经双方协商,以苏联阿拉木图为起点,中国兰州为终点。路上途径中国的霍尔果斯、二台、­精­河、乌苏、玛纳斯、迪化、吐鲁番、鄯善、七角井、哈密、星星峡等11个接待站。同时,还组建空运。空军路线有两条:一条由阿拉木图到伊犁,经乌苏、迪化、哈密到兰州;另一条,由蒙古乌兰巴托经二连到兰州。当时新疆各地都比较贫穷,因而在新疆境内的各站的设置及安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于是成立了中央运输委员会新疆运输分会,当时简称“中运会新疆中运分会”。各个接待站长由县长兼任。因为中国的俄罗斯族懂俄语,交流方便,所以许多新疆的归化族人被请来当翻译、厨娘,有的­妇­女担任招待员或卫生员,特别是在伊犁机场、霍尔果斯口岸服务的归化族人较多。

1937年10月,根据需要在新疆乌苏县建立一个航空站,一个中运汽车站。当时乌苏县虽然地处伊犁至迪化、迪化至塔城、迪化至阿尔泰的交通要道,但全县5000农牧民仅有50多户工商业者,且多是小本经营,要在这样的况下办两个接待站是很困难的。两个接待站包括苏联站长、副站长、机修、气象、医务、报务等,中方服务人员除­干­事外,厨娘、接待人员、卫生人员都是归化族人及少量的当地人。由于苏联人喜欢冷饮,服务人员就利用冰窖储存的冰做冰淇淋,并做列巴等食物,这些工作都是由中国归化族完成的。

5.第二节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3)

( 在新疆境内,由霍尔果斯到星星峡的11个站,大部分站是由归化族人任厨娘、接待人员,他们做出的饭菜较符合苏联人的胃口。ww***同时,苏联朋友也对这些人进行了抗日及中苏友好方面的宣传。在1937年冬到1941年这段时间,新疆中转站各族­干­部和归化族人员都相处得很好,直到后来盛世才动­阴­谋**、反苏的活动,搞得人心涣散,伤害了民族感,使有的归化族人不辞而别,影响了中转站的正常工作。因后期苏联供应物资的缺乏及盛世才的**、反苏活动,中转站成为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汽车运输接待站,这时期为各个接待站服务的归化族男女相继离去。归化族许多人物因不满盛世才的统治而惨遭盛世才迫害,如巴平古特等人。

四、“三区革命”立奇功

新疆“四一二”政变后盛世才掌握了新疆的实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六大政策”——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伪装进步推行亲苏政策,邀请了一批中国**党员来新疆进行建设。任用了大批的**党员为专区、县的专员、县长、教育局局长等。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盛世才的统治政策生转变,开始推行**、反苏的政策,施行独裁统治。相继制造了1937年的“­阴­谋暴动案”、1940年的“­阴­谋暴动案”、1942年“四一二­阴­谋暴动案”等,逮捕和杀害了一大批进步人士和**员,因而各地反对盛世才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不断涌起,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944年秋,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爆了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并取得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建立了革命政权,史称“三区革命”。

“三区革命”的爆的导火线是“征马运动”。当时的统治者要向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的农牧民征收一批军马,负担落在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及其他各族的贫苦农牧民身上。于是革命组织在伊宁市以东约100千米处的巩哈县策划了牧民暴动,因巩哈的地理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遇强敌可化整为零,入山游击,所以巩哈成为解放组织理想的暴动地区。1944年8月伊犁革命组织指示原巩哈县的土产办事处主任法提黑,会同艾克拜尔、­色­依提、库尔班、白求木、艾尼等组成起义队伍,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罪行,对当地贫苦的群众,无偿给马匹、茶叶、食糖等,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拥护,报名参加者650多人,献马匹300多匹,羊4000多只,粮食360多袋,起义队伍半个月内就很快组织起来。8月份,起义队伍袭击了巩哈警察局,打死10多名警察,缴获了一批枪支,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

1944年8月,起义队伍进行了整编,成立了三个大队,进行军事训练,准备进攻巩哈县城。后起义队伍攻占了巩哈城,法提黑任代理县长,宣布取消苛捐杂税。人民拥护革命,队伍进一步壮大,成立了维吾尔族大队、蒙古族大队以及西托夫伊万领导的由俄罗斯族200多人组成的大队(当时称“归化大队”)。10月9日,又在伊宁成立了一支归化军。1944年11月6日,巩哈游击队调到伊宁,分三路进攻,11月7日动了对伊宁市的进攻,一举拿下了警察局,释放了80名在押者,同时控制了专员公署。后不断有国民党军官投向革命,到14日游击队控制了伊宁中心区,国民党军退守鬼王庙飞机场。在伊宁游击队向国民党动进攻时,11月9日,归化族列斯肯率60名归化军,封锁了果子沟通道,阻止了国民党增援伊犁的部队。果子沟山高沟深,地势险要,道路崎岖,归化军堵死沟口,修筑工事,使国民党军队不能前进,有力地支持了伊宁的革命斗争。

1944年11月12日,临时革命政府在伊宁成立,革命政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做出了既向伊犁国民党驻军进军,也阻止国民党援军向伊犁进军的决定。20日,莫古托洛夫领导归化军和当地群众向霍城进攻,架起云梯攻城,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霍城。28日,又向惠远城进攻,并占领该城,后又相继占领绥定、温泉县、博乐县等,至此伊犁的广大地区被革命政府所控制,革命势力进一步向塔城展。

6.第二节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劲旅(4)

( 面对如此迅猛展之革命形势,新疆省主席吴忠信致电蒋介石,希望得到支援,同时兵分五路向伊犁进军,企图消灭革命。革命政府面对形势做了三项部署:在伊犁成立两个大队,牵制伊犁驻军,防止突围和阻止空中支援;建立一个骑兵大队,支援绥定、霍城、惠远等地;派遣一个大队,阻止国民党援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革命在取得巨大胜利时,成立临时革命政府被提上了日程。在讨论临时革命政府的名称问题时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分裂分子要求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少数人提出不冠名“东土耳其斯坦”,但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最后决定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由艾力汗·吐烈担任临时主席,阿奇木伯克·霍加任副主席,下设教育部、财政部、畜牧部、农业部、司法部等。1945年3月成立了民族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由归化族波里诺夫任民族军总司令,归化族马加诺夫任参谋长,阿巴索夫任政治部主任。后不断同反动势力斗争。

在日本政府投降后,国内形势朝联合政府展,因而“三区”同新疆国民政府谈判,希望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经过谈判,新疆最终成立了以张治中为主席的联合政府。张治中提出“和平、统一、民主、团结”八个大字的施政纲领,但新疆联合政府并未很好执行和平条款,再加上联合政府内部组成人员复杂,政治观点也不同,因而使和平条款难以实行,后由于蒋介石动内战,联合政府破裂。后由麦斯伍德、包尔汉相继任主席但都未能改变新疆的动荡局面,到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入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和平解放后,三区民族军在归化族列斯肯的带领下和王震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在新疆民族民主运动中,中国的俄罗斯族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主要由归化族组成的“归化军”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他们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重大贡献,书写了新疆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7.第三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

(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俄罗斯族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制定的《共同纲领》,开始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ww***俄罗斯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光荣成员,在此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热高涨,­干­劲冲天,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献策,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开展土地改革、“减租反霸”运动时,新疆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运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家机关中的俄罗斯族和各族­干­部一起,成立各种工作组,赶赴农村,帮助各族人民进行“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为了报答党和国家的恩,中国的俄罗斯族农民鼓足­干­劲、努力展生产,同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族­干­部和职工申请加入中国**,不断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国**党员。

在中国**的领导下,俄罗斯族在畜牧业、养殖业、手工业、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取得了新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的牧业水平还很低,中国俄罗斯族的畜牧专家在展新疆牧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伊犁昭苏县的尼古拉·孜缅克,长期从事于畜牧品种的改良工作,培养和繁育优良品种“阿拉套牛”。在进行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尼古拉·孜缅克自觉地将所有的种牛及其他牲畜加入了公私合营的“十月牧场”,因而被群众推选为场长。“十月牧场”成为伊犁地区牲畜优良品种的供应站之一。尼古拉·孜缅克恪守本职工作,带领各组织努力展生产,不仅使“十月牧场”欣欣向荣,而且帮助周围农牧民采用优良品种,淘汰落后种牛,改变了当地畜牧业落后的局面,使畜牧业蒸蒸日上。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