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观众心理学 > 5.第一章学理基础(3)

5.第一章学理基础(3)

在传统文学史中纠缠不清的、永无止境地不断增长的文学“事实”的总和,……它仅仅是将过去留下的单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并归类,所以绝不是历史,而是伪历史。(h。r。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总之,不管是一部作品,还是一部历史,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因此只能在接受中才能完成,这就是它们真正的“存在方式”。

按照这个思路,接受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创作心理,而且正是创作心理的一部分。创作心理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接受心理的推动和校正。

这就是说,接受美学为接受心理的研究开辟了道路。其实,它在创立之始,已经直接提出了属于接受心理范畴的一个重大命题:期待视域(有时也被译为“期待视野”、“期待视界”)。

四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家从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波普尔和曼海姆等学者那里接过了期待视域的提法,加注了自己的内容。在姚斯看来,期待视域是接受者在接受作品前的定向预期。所谓定向预期是指这种预期停留在一定的界域里边,而这种界域则是由接受者以前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决定的。

期待视域的命题确认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接受者的心理并不是一种真空,而是早就有了预置结构。这种预置结构由明明暗暗的记忆、感积聚而成,与作品的结构相撞击,并在撞击过程中决定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并决定是否突破这种预置的心理结构,把审美活动推向新的境界。

姚斯说:

一部文学作品,即便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实现。在审美视野的主要视野中,接受一篇文本的心理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只凭主观印象的任意罗列,而是在感知定向过程中特殊指令的实现。感知定向可以根据其构成动机和触信号得以理解,也能通过文本的语学加以描述。(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