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巴山深处 > 2004年4月16日于岚皋

2004年4月16日于岚皋

文艺的旗帜把我们招引

2004年9月9日,巴山深处的岚皋山城,已被即将举行的届陕西岚皋生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装点得花团锦簇,彩旗飞扬。ww在暖暖的秋日映衬下,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县城显得别样的清新、鲜亮。下午六时,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一行,风尘仆仆从西安来到岚皋。

县委、县政府接风宴结束,已是华灯初放,在房间稍事休息后,陈主席对我说:“岚皋是咱们陕西省最南端的县,又在巴山里面,不知县城咋样?你领我出去走走吧!”

等他点燃一支汉中雪茄,我们便陪他走出岚皋宾馆,沿新街到了河滨路。街上灯火通明,人流不断,我一边给他讲岚皋县名的来历和县况,一边领他穿街走巷,看人看物。陈老师耳聪目明,走不多远,便对我说:“岚皋人说话和四川话相近。”我忙回答:“岚皋和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山水相连,语音便有些相通了。岚皋人走出去,人家都当作四川人呢。”

河滨路街道宽畅,绿树成荫,路灯如织,一半照着路人,一半映着岚河。先生面向河面嗅了嗅说:“河面空气清新,河水没有污染,这很好。人类居住的城市几乎都临近江河,要注意保护,江河

脏了,江河没有了,城市也没了灵气!”我告诉先生,岚河保护得很好,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汉江水汇入丹江口水库后还将被南水北调至北京饮用。先生听后说:“这其实是岚皋人展生态旅游的历史机遇,一河清水是岚皋旅游的根,旅游的魂。”我们听了直说好。

聊着县城建设和河对岸肖家坝仰韶文化遗址的话题,来到岚河大桥桥头,灯亮得更多,楼显得更高,同行的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美文》杂志社副社长陈长吟取出衣兜里的数码相机说:“陈主席,这夜景不错,给你照张相吧!”先生环顾四周后说道:“不错,来张吧,有点外滩的感觉。”

从大桥路折向岚花路,在北门坡下报刊亭前,先生停住了脚步,见货架上卖的有《诗刊》《散文》《萌芽》刊物,有点惊愕,连

声说:“岚皋还有人看这书,不错,不错。”

走过小河口广场,先生赞许地说道:“店铺­干­净,商品有档次,街上人­精­神,穿着时尚,岚皋城挺洋气的,大出我的预料。”

9月10日是旅游节开幕的日子,一早我们便陪先生乘车前往城外岚河漂流码头的开幕式现场。车行到河滨路上,岚皋籍旅居上海的青年女作家王晓云,指着窗外街上一群白脸长身的姑娘说:“陈老师,你看我们岚皋的女子长得咋样?”陈先生头略一偏,轻扫窗外后以他作家特有的诙谐应道:“满街都是王晓云。”说得满车人都笑了。

到码头后开幕式还没开始,先生便要找个人少的地方站站,我们便绕过人群走到下游百米外的河边。碧绿的河水从脚下流过,河对岸的一湾靛绿的山坡,坡上布了许多白墙青瓦的人家,湾里长着躯­干­黑黢的几棵桂花树,坡上开着黄的粉的野菊,明亮了一爿山坡,远处的山峦也有了动态。花随风飘,风随河走,蒙眬灵动中,便有了柔得化骨的景致。一河绿水连接了开幕式现场,一岸连着观众席,一岸牵着演出舞台,彩球装饰了天空,人群点化了山坡。足踏其间,先生赞道:“天然大舞台,难得见到,照张相留个纪念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