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巴山深处 > 27.第二辑旅途小品(3)

27.第二辑旅途小品(3)

( (原载1987年9月2日《安康日报》)

雨中访郭沫若旧居

汽车离开文化名城遵义,经湘江,过董公酒厂,跨娄山雄关,直向我们要去的黔北高地桐梓县驶去。***娄山古关雄奇的姿影还未从脑际中褪去,眼帘中出现了一片不小的城市。

倏忽间,雕梁画柱般的古城门及其上四个字闪现入眼帘:“夜郎古国”。

“夜郎古国?!”是夜郎自大中说的夜郎国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贬谪的夜郎郡吗?身前的司机在我们几位远道同行相继茫然后转过头说道:“正是,先古叫夜郎,现在称桐梓”。

桐梓即夜郎,这极其简单的等号吾辈却不明了。

理完事后,我们打探着来到城北夜郎古城遗址。遗址位于四山环抱着的一块平坝,当地人称谓夜郎坝。ww蜿蜒曲折的夜郎河从坝中穿过,清澈见底。穿过大坝,便见几棵古老而苍翠的黄桷树,枝桠虬劲,树冠蔽日。树荫下就是一千三百余年前贞观年间设立的夜郎县、郡遗址,现是夜郎乡政府驻地。街呈曲尺形,三面临水,仿佛是一个半岛,两溪汇合于街前,街后背临凤凰阁。小街房屋鳞次栉比,炊烟冉冉上升,街西北面,原建有为纪念李白贬谪夜郎半路遇赦而建的太白书院和拜月台,现已毁圮,只有几株合抱的常青树和

近的旁夜郎小学里琅琅的读书声,昭示着不逝的生气。

夜郎国不再自大。贫困的桐梓县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寻求经济展突破口,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大力展杜仲生产,相继办起十多个杜仲系列开企业,率先研制的杜仲茶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走俏十多个国家,成为全国杜仲深加工基地之一。从县报《娄山关报》上得知,桐梓县县财政近几年每年均以千余万元的增长幅度递增着。今日的桐梓县不再是古时的夜郎国。

离开桐梓县城时,我们到了古城门前,在“夜郎古国”大字前留了影。照片夹入影集后,我在旁边写下了“懵懂中我曾走进夜郎古国”。

(原载1996年1月5日《中国老区报》)

懵懂中我曾走进夜郎古国

车过板桥,公路盘旋而上,蜿蜒蛇行。只见青苍的群山雾锁霜笼,若斧、似剑,直刺苍穹。愈往前行,公路愈益陡曲险仄,经过九曲盘旋之后,始达其巅,娄山关便呈现在面前。

站在山关之上,长风自天外吹来,凛冽奇寒,透人肌肤,四周群峰嵯峨,茫茫如海,那数不清的峰峦,宛如大海的浪涛,起伏巅连,一直奔向迷蒙浩远的天边。

伫立关口,只见西侧的大山林木荫郁,从山顶至半腰有几道深沟,远望,仿佛覆盖着的一只巨大­鸡­爪。东侧,一座又高又陡形如锥子的大山拔地而起,丛林掩映,修篁千竿。

登上山顶,向北纵目远眺,挺拔的一脉山峰奔来眼底,如同卧虎伏狮,紧紧守卫在关的东北侧。山上林木森森,无路可攀,俨若关口的一道天然屏障,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山峰,好像一个个执枪荷戟、披甲裹胄的武士,威武地卫护着突兀的山关,平添了关口的雄奇险峻。俯瞰山麓,关口两侧岩石直立,峭壁嶙峋,公路像一条丝带抛在峨崖峭壁之中,弯来拐去,有的地方仿佛还打着结,蠕动的车辆犹如火柴盒做的玩具在丝带上缓缓爬行。见此景,不由人不感慨万端,惊叹于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

山顶侧下,建有娄山关战斗纪念馆,想进,不知何原因门锁着。转上房后,一座状若军旗的纪念碑矗立眼前,张爱萍将军题着字。碑的正面刻着娄山关战斗简介的文字。

1935年2月,中央红军回师黔北,在桐梓、娄山关、板桥一线歼灭黔军四个团,打开铁关,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胜利,显示了遵义会议的伟大成果。当时任红三军团长的彭德怀就是娄山关战斗的战场指挥员,他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炮火,亲临前线指挥。当年,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险峻山梁上和“双枪兵”展开激战,勇猛攻击,追歼白匪,立下赫赫战功。从此,娄山关便永远载入了革命的史册。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