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清军派人挖掘相传葬于蟒蛇吐箭处的刘洪父母的坟墓,并将“蟒颈”挖断,所谓破刘家的风水,使头断箭折,蟒头处留下座袖珍小岛。六年后,清军在折将百余人,损兵三万人,义军全部战死后攻下三溪口,将居民住宅夷为平地,滔河、岚河流域居民杀戮一空,并在蟒蛇吐箭处立碑记载,留下了悲壮的
故事,深沉的传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三百多年过去了,“蛇颈”处仍深留着残刀巨钉,昭示着历史的久远。上世纪70年代末,岚皋人修通了岚皋县到岚河上游花里镇的公路;80年代初,岚皋人又修通了岚皋县到滔河上游东坪乡的公路。两条公路在蟒头里许处跨桥相挽,如同两条皓腕玉臂,将两河夹一山的壮丽揽在了怀中,为蟒蛇吐箭处添了处现代的景致。
14.第一辑◎家乡随笔◎(14)
( 1996年早春,岚皋县委组织部十五名干部,自订协议,各自集资数千元,买下了蟒蛇吐箭处连片五百亩的荒山二十年的使用权,栽下了成行成垄的杜仲、板栗树苗,修通了林区车道,建起了水泥砌块场房,创办了岚皋县家干部个人股份制林场。拿惯了笔杆子的手握上了锄把,每到节假日,他们涉水爬山到场,砍灌、挖带、栽树、排苗、除萌、拔草,还在屋前场后栽下了樱桃、枇杷、李子、杏子树,空闲地方栽下了辣椒、黄瓜、萝卜、白菜,“园日涉以成趣,眄庭柯以怡颜”,其果累累,其乐陶陶,又为蟒蛇吐箭处平添了处绿色憩景。
蟒蛇吐箭,一座涵养着历史的厚重的山,一座滋润着明天的希冀的山。
(原载1997年12月16日《陕西工人报》)
今日蟒蛇吐箭处
陕西茶人几乎都知龙安茶,岚皋人无人不晓龙安寨。“四方井的水,龙安寨的茶”,乡谚俚语,口碑相传了龙安茶的悠远和盛誉。
《岚皋县志》载,“龙安茶为陕西名茶之一,产于本县龙安寨一带。清嘉庆年间,生产、销售最为兴盛。道光时,财主盛肇南将茶上贡,受到道光皇帝封赏,赐‘国子监’匾一块”。
我慕名置身龙安寨上。茶垅行行,山园相环。满山茶树和青松绿竹,映着幽崖深谷中曲曲弯弯的岚河碧水。水中山影,山间茶香,牵引着信步而行。岚雾迷蒙,峰岭森列,幽径生凉,清泉、石洞、山花点缀在一片浓绿之中。寨顶一侧,雾霭中婷立着几株胳膊般粗细的茶树,寨上人说它百余年了。仰凝视,它却无老态龙钟之貌,毅然生机勃,献着它的绿叶香花。寨顶后侧一方,静静地卧着一米见方的一口山泉水井,井沿用板石嵌镶着,板石上生满了厚厚的苔藓。这便是人们说的四方井了。寨上人说,用四方井的水冲泡出的龙安茶,滋味淳厚,芽上梗下,竖立成朵,故成“贡品”。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