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人担忧的后现代行为艺术(1)
( 近日有一个自称“摄影师”的人在网上了一篇题为《女明星的诱人**》的贴子,内容有几张女明星的**照片,血腥的**,残暴的场面,更有一张可怕的,照片中那个漂亮女人正在用刀子割自己的**。照片中的这个女人是谁?贴人称这个女人正是演唱《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的明星韩晶。在贴子中“摄影师”还大胆透露自己手头有40多张韩晶的祼照,“其中有若干张私处写真”,“摄影师”将这些照片称之为“后现代行为艺术”,并表示“希望有人收购些照片”。韩晶何以陷入到这样一种暴戾宣泄的绪之中,难道韩晶对如此卑劣可耻的行为有一种难以遏制的迷恋?难道这种暴力的游戏已经深入到了某些明星的骨髓和灵魂?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既空前野蛮又空前文明、既空前倒退又空前进步的时代,这是一个很难界说的时代,尤其娱乐圈已是十病九痛,从时不时就生的杂碎中就可以看出我们时代显著的诸多腤病。娱乐圈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成长得还不是很顺利,在港台娱乐圈的影响下,尤其是与港台艺人争夺市场造成的紧张感,由此而来的大陆艺人生存危机带来的焦灼感,导致了一种很难治愈的心理疾病和某种有害的精神气候。有专家分析认为,作为娱乐圈内小有名气的艺人,韩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泄内心的压力,她就是因为不堪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也是因为孤独才患上了这种心理疾病。
从韩晶这些血淋淋的照片中可以看出,韩晶有着严重的恋污癖倾向,手持沾满鲜血的刀子割自己的耳朵,割自己的**……韩晶似乎喜欢用这种夸张的方式来描绘那些肮脏得令人恶心的事象和景。韩晶为什么要为自己拍摄这些施暴性的**写真?何以沉溺于这种低级趣味的恋污癖景象?殷谦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缺乏思想,将道德连根拔起造成了她扭曲的心理状态,而作为大众的艺人,她不再有为人的标准,不再有义务感和对大众的责任感,生活在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路上嘲笑所谓的价值观,她所信持的就是否定一切的哲学。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成为空心人,如此没有羞耻感、善恶感、是非感和美丑感;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成为经济动物,如此惟利是图;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成为生物人,沉溺于肉欲狂欢;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成为势利小人和市侩之徒,如此利欲熏心;那么这个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再来看看这个自称为“摄影师”的人,这样的人也敢自称为“摄影师”,简直是污蔑了摄影师这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他竟然也能不知羞耻地把这些**照片美其名曰“后现代行为艺术”,也只有他们才会狡诈巧滑地偷换概念,只有他们才会懂得怎么去玩弄“擦边球”的伎俩,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被冠上“艺术”二字也能将其合法化了,其实有很多下流无耻的照片就是被他们戴上艺术的桂冠推向大众的,叫什么“人体艺术”、“行为艺术”,他们总是有一大堆道理来捍卫自己的艺术作品,总是利用一切手段来“艺术”财。
在我看来,摄影本身起始于渴望交流的冲动,是心灵向心灵出的呼吁,是一种表达意愿和感的人类行为,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它包含着人性内容。因为能赋予被拍摄的对象以生动性,以此来调动人的想象力,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包含在摄影作品中的意义,真正的摄影艺术意味着精神的馈赠与收受,意味着心灵的相遇。而这位“摄影师”所拍摄的韩晶的这些实打实的**照片,欲要调动起人的什么想象力?这些“摄影艺术作品”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说有,那也是这位摄影师一个人的观点,只能把这些所谓的“后现代行为艺术”看作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偏激和毫无必要的莽撞。如果韩晶的这些暴力恐怖的**照片也能算是“行为艺术”了话,那它最终导致的就是对真正的“行为艺术”的异化,这是把摄影艺术降低为一种缺乏交流价值的“光和影”的游戏行为。
2.令人担忧的后现代行为艺术(2)
1.鲁迅为什么会有两个夫人?(1)
1.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媒介如此沦堕(1)
( 在我们时代**主宰着一切。商业化的浪潮冲击着原本就很脆弱的精神秩序和价值体系,再加上政治**的推波助澜,一种有害的精神气候就这么形成了:缺乏价值中心感、成就感和意义感,以及颓废、堕落成为不少国人日常的精神状态。
时代的进步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需要多元化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支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主流文化砥柱就能随意被连根拔起弃之一旁。在当今这个商业化、娱乐化主宰的时代,物欲似乎已成为人类的全部,人活着似乎只是为了钱,钱是承载人类**之船的海洋,很多人已成为优秀的船长,还有很多人成为出色的舵手,剩余人则成为努力的船夫。对于那些既不是船长,也不是舵手和船夫的那些底层的劳苦大众,犹如置身于茫茫沙漠,也只能望“洋”兴叹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钱的海洋迟早会吞噬掉整个世界,以致人与人之间再无义可,以致浩瀚绿洲变成冰天雪地,以致人类自己毁灭自己。
中国近几年尤其成为世界经济之大国,成为典范,传统不要了,文化丧失了,就连扛着精神旗帜的媒体也纷纷倾斜,一头扎入承载**之舟的海洋,国人处在娱乐化最鼎盛时期,道德之原野被严重沙漠化,精神之舞台被严重低俗化,前天是“凤姐”走红网络,昨天是“伪娘”唱响南北,今天“马若”扬名四海……人与社会及外部世界之复杂关系,已不再是受关注的焦点。媒体影响着社会,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而于当今,社会对人的性格及命运的影响过程却被媒体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冲动、原始**以杂陈和琐碎方式凸显出来。引领时尚前沿、引动潮流先锋,被媒体所主推的“人物”竟然是“凤姐”、“伪娘”等人。“小沈阳”东边唱,“犀利哥”西边和,“伪娘”东边飘,“春哥”西边泊……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所有物,只剩下属于他们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可怜的是,他们连自己的姓名也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市场文化和经济媒体赋予他们的这些苍白的符号。中国之文化舞台真是好戏连连,热闹番茄,这些“人物”因为有市场所以身价倍增,摇身变成了媒体经济市场意识的单纯客体,成为媒体可以任意组合的娱乐积木,但随之而来的是与道德和伦理密切相关的可怕的精神灾难,据说广州出现“伪娘”教材,如《女装男子变身指南》、《伪娘白皮书》等,着实令人汗颜。
也许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媒介如中国这般沦堕,正以一种有害的、极端的方式颠覆我们的伟大传统。中国文化媒介的致命问题,就是无视于“人”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它们既不管今人的生存,也不管后人的死活,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瞬间变成欲的兽和魔。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媒体产业,已经不再是种植人之精神食粮的田野,而是人之精神世界的超级杀手,它们不再也不想担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而是沦为物欲的奴隶。它们可以在一夜之间运用通过意识想不到的戏剧化的、惊人的手法塑造出“人物”,而这些名声大噪的“人物”几乎从出现以来就享有声誉和光环,在文化媒介的推动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些人总能轻而易举地可以飘进你的视线,让你看他们妖魔化的狂欢。
也有不少人对中国文化出现的这些新奇现象表示支持态度,媒体推手更是大喊冤枉,呼吁社会的宽容和理解,表示如“凤姐”、“伪娘”和“春哥”等是社会展的必然现象,是一种潮流趋势,他们也是普通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活。没有人否认他们也是人,社会并非不包容他们,人们也没有非礼他们,如果说不尊重他们,先是文化媒介不尊重他们,将他们视为足以能博得人们好奇心的动物,驯服并牵上舞台供大家观赏。更有媒体推波助澜,有专家拔刀相助,他们一提到传统就动火,似乎当今之时代已经不需传统了,彷佛谁提传统谁就是卫道士,谁就是阻止社会和文明展的罪魁。这些先锋人士的理论显然是有害的、矛盾而混乱的,他们消极地看待传统文化提供的经验,故意把传统与现在对立起来,无视于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而事实是一旦否定了传统,就无法展开现在的工作。岂不知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文化的展,都是对以往的技巧资源和经验模式充分利用或虚心学习的结果。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故意将娱乐圈和文化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种文明元素,而事实是娱乐圈本来就是大众文化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就有文化,天地万物都是文化,而人类要想生存的更好,更长久,就必须要有健康的、积极的文化生活,否则我们的时代乃至后代的人都将有被异化的可能。
2.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媒介如此沦堕(2)
( 作为文化传播、精神粮仓的文化媒介,应该更知道尊敬这些必然产物的自己的生活方式,充满爱意的善待他们,而不是恶意改变他们的生活。ww在中国此类事时有生,文化媒介但凡现一些异于常人者,便会马上包装起来变成自己赚钱的工具,这就好比《kingkong》中的卡尔逮住的“金刚”,它最终成为供人观赏的怪物。当文化媒介现他们时,他们已经不再有丰富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而不过是个物件而已。每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凤姐”狂,“犀利哥”走场,还有“伪娘”卖唱等,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那里,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在聚光灯下,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愿望,他们的行动受文化媒介控制着,只是尽力地表现着文化媒介希望看到的样子。不论我用多么开放的文化观念和时尚眼光来衡量这些“文化娱乐大餐”,似乎都很难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娱乐。这就是时代文化的进步?这就是时尚潮流?这就是现代主义精神?有人说这是娱乐,娱乐就应该如此,并不能要求娱乐怎么样。娱乐怎么了?只要向大众传播,就不是私人的娱乐,真正的娱乐精神是积极的,它不但强调自由,更关注人在精神上所承受的异化和扭曲,重压和束缚,真正的娱乐精神应该是把人变成人,它的内在是健康向上的,而不是把人降低为无知、无耻和无畏的畜生。
现代媒体,尤其是一些文化媒介,他们最大问题就是不能平等地对待人。他们为了钱而不择手段打造另大众好奇的人,他们所谓的“文化艺术”是一种独裁型文化艺术。他们把自己的市场和物欲意识变成这些一手打造的人的意识,把这些人视为区别于人的异类,不把这些人的个性看作成是他人的个性或别人的个性,也没有客观地现它和表现它,更没有把它变成积极健康的,能影响人们精神世界东西。尊重人,尊重艺术,尊重人道和伦理,尊重道德和文化,这是文化媒介必须持有的基本原则,也是必须遵守的纪律,遵守这个纪律,就必须要求文化商品的健康。只有服从这些规范,我们的文化媒介才有可能是健康而不是病态的,才有可能不逸出正轨,我们的文化媒介才有可能打造出人们所喜欢的和值得学习的“人”,打造出的不是无声的奴隶,而是真正“自由”的人。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