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描写武松打虎这一段,非常精彩。
作者从很早之前就预先埋下伏笔,交代武松上路的时候,“拴了梢棒要行”;“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酒店里,“武松倚了俏棒下席坐了”;“拿了梢棒出酒店”;“提了梢棒,”;“提着梢棒”……
那个棒子,不厌其烦的写了约有十多次。让读者产生幻觉,以为棒子会有大用场,但真到了有大用场的关键时刻,作者却突然将棒子毁掉!让他打不成虎,从而营造紧张气氛。
当时,武松“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原来慌了,没打到老虎,却打在树枝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
这样,武松就只有被迫徒手斗猛虎。
徒手搏虎这一段,作者写的也非常有意思。
那老虎扑过来,武松望后一跳,却退了十步远。老虎的两只前爪刚好搭在武松的面前。武松就将半截棒丢了,腾出两只手来,就势把老虎的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在地上,死死地不放。
那老虎急要挣扎,被武松双手尽气力纳定,哪里肯半点儿放松?同时,脚也没闲着,望老虎的脸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猛虎)发狂了,咆哮起来,又挣不脱身,爪子乱抓,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呵呵,自掘坟墓。
正好。武松就把那老虎的嘴望下按,一直按到老虎自己刨好的那个坑里面,刚好塞进去,看你还怎么咬!
接着,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乱打!
一口气连打得五七十拳,打得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之后,那大虫动旦不得,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武松还不放心,又把那打折的棒橛寻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最后,武松准备把虎尸拖下山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旦不得。”
就这样,武松一个人,徒手打死了一只老虎。
仔细品味,究竟写得好在哪呢?哦,原来,施耐庵把武松打虎的过程,其实写的很“笨拙”。
看过“唐打虎”的朋友应该知道,那个杀法,才叫专业!才叫技巧!一把小刀,瞬间叫猛虎开膛破肚!
武松呢,既没唐氏祖传的这种精致技术,也没职业猎户那样的捕杀工具。他就凭一身蛮力,掐住老虎,与之肉搏!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