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宋扬大叫一声,他居然是魏延,那个背上千古骂名的叛徒魏延,自己却不认为如此,魏延在演义中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他智勇双全、心高气傲,脑后长有“反骨”。长沙战役中魏延投降,此后就跟随刘备和诸葛亮征战各地。刘备死后,魏延多次参与北伐,就‘兵出子午谷’的战略方案和诸葛亮引发矛盾。诸葛亮死后,魏延纠众反叛,却被诸葛亮生前授命卧底的马岱斩杀。自己记得最深的魏延所说的两句话,一句是当汉中太守时,“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一句是诸葛亮死后,“我只是不想让丞相的心血付之东流。”
可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叛徒呢?自己前世研究了好多材料证明魏延绝对不是叛徒,(详情请看三国资料中的为魏延平反),孔明曾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这也算是理由,如果以此为标准,法正呢?孟达呢?马超呢?刘备军团叛将多矣,何故就对此人耿耿于怀?
汉中平定后,魏延升任汉中太守,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要知道,汉中的重要性不亚于荆州。而刘备不托马超黄忠赵云,独托魏延,可见对他将才的信任。而魏延之言--对不起我想再重复一遍,太帅了--“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实在气吞山河。而事实上,在他镇守下,汉中固若金汤,确实如此。要注意,他承受的压力比关羽荆州大--关羽在荆州拥有绝对独辖权,而且兵力强大。而魏延在汉中是被控制使用的,可是在曹操那么大的压力下依然可以坚守。不能说其将才超越关羽,但显然没有决定性差距。
所以,自己认为这魏延绝对不是什么叛徒,只是被老罗丑化的人物而已,魏延不但勇猛,坎比五虎,其将才能力也是很高的,自己要想办法把他收服了,想到这,宋扬乃说道:“文长兄英雄也,可否到一谈。”魏延很奇怪眼前此人如何知道自己的字,乃说道:“那有请了。”
通过和魏延的一番交谈,宋扬知道魏延准备去刘表那投军,途中遇到强盗,宋扬乃笑道:“文长此去必不得重用啊。”魏延问道:“这是为什么?”宋扬继续说道:“以文长之才,难道还想不通吗?荆州兵力皆在蔡家手中,你一个无名小卒,岂能受到重用。”
“你…”魏延气愤地站了起来,典韦立即走到宋扬的面前,宋扬说道:“典韦,没事的,这位魏壮士是明事理之人,退下。”
魏延看看宋扬,突然想到一事,“还没请教公子高姓大名?”宋扬笑道:“我姓宋名扬,字少艾。”
“宋扬,宋扬,好像在哪听过的,啊!你是白衣神箭宋扬,也是楚侯宋扬。”魏延问道,宋扬笑道:“正是我,不知道文长觉得我和刘表哪个值得投效?”
魏延想了一下,乃跪下道:“愿侯爷不弃,延愿投靠侯爷。”不会吧,这么容易,不过想想也对,现在的魏延需要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自己已经分析了去刘表那是没前途的,而自己的名声又在那,他不投效的话恐怕要错过机会了,乃扶起魏延说道:“文长乃大将之才,不过我不可能你一投效我就封你个将军做,别人会不服的,你要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我就封你为破虏校尉,文长可满意吗?”
魏延没想到宋扬一下子就封自己个校尉,忙笑道:“主公英明,延愿效死命。”“好,你先和我回柴桑吧!”
这次荆州之行,虽然没预想那样收到卧龙凤雏以及黄忠,不过也收到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以及魏延,此行收获依然不少。
“我记得拿魏延脑后有反骨,你也敢收为部下啊?”悦目问道,宋扬笑道:“三国演义是虚构的,更何况我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切,问你个问题,你为什么字少艾啊!”宋扬笑着看着悦目,“果然是学数学的,文采真差,你没听过,少年无端爱风流,老来闲赋万事休。万丈勋名孤身外,百世经纬一樽中。有空多读点书,哈哈哈!”
“切,无聊的人,真不知道那些姑娘看上你什么?”“回到柴桑你自己问吧,哈哈哈!”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