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天就把集训班里的人按照文化水平分开了,分成了竞赛班和普通班……咳!分成了哲学班和识字班。
类似朱元璋这样的,就先去跟着沙溪附近某村的村民们一同去上扫盲班,学了常用的若干字,再学了简单计算。能读简单的告示能写信能算归除了,这才算学好。这部分的人,苏梦清预计可能是分到各村去做基层干部。
刘伯温这样原本就是知识分子的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开始集中学习峨嵋的土地革命以及纪晓芙某篇借鉴来的“元末社会阶级分析”。这些哲学思路,看起来十分特别的令人惊奇——这并不一定是本身多么完善,只不过,这和现在的主流观点太不一样了,就显得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部分的人,峨嵋山上的姑娘们也都是十分尊重的。很多姑娘因此生出了危机感!这些人除了加入咱们的时间稍微晚点,各方面那是一点都不逊色呢!
在这一部分的讨论里,一般都会留些时间大家一同畅想日后峨嵋夺了天下,如何“耕者有其田”,进入“大同社会”。这一部分历来最吸引人!
知识分子们对这个问题,有想法,特别有想法啊!书上,一般都说“上古之时,三代以前”——也就是尧舜禹三位当政的时候——那是特别的好啊!
究竟怎么个好法呢?每个人都有些不太一样的想象。
现在峨嵋俨然打出旗号,咱们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你看我们把土地都分了!均分!不是谁家给咱们钱,咱们军队就扶持谁做大地主!不是这样!这样新的世家多少年后又成了兼并土地的元凶,简直历史重演么……咱们追求的比这个高级多了!咱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咱们团队的整体!这不就是大同了么?
知识分子们都很激动!咱们追求的就是这个啊!
这些人文采好啊。负责讲课的苏梦清苏才女,毫不手软的,就给大家留了课余作业许多篇。过一段日子增增减减,就融会进峨嵋的教材里面了。虽然意思还是当初纪晓芙定的那些,可是现在这么一看,简直就好像是土肥圆摇身一变成了苗条女,让人眼前一亮,那是至少的!
山中无岁月。
刘伯温他们议论的很新奇。很多人从来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改变社会的想法,甚至,也从来没有跟人这么探讨过!
朱元璋也比较满意。他对于识字兴趣很一般。不过他有时间就跑去听刘伯温那些人议论了。听懂听不懂,都在旁边束着手,恭敬的作出请教的姿势来。没多久就在附近得到了很好的人员。他还私下来请教了几位学者官员天下大事的看法。
有个人对他说:“元朝没几年了。”
还有个人对他说:“我觉得起义其实可以低调点。把围墙修得高点,把粮食屯得多点,别急着当老大, ...
(这样比较好!”
朱元璋都恭恭敬敬的向人家表示了感谢。
…………
这天课后,一群人正坐在松树下喝茶谈论,对于投奔依靠的势力,到底应是毫不留情的剪碎呢,还是区别的保留一部分。
此时刘伯温坐在圈子中心。
他读书好,又有过政务经验,年级不大又有锐气,很快成了这群人中的领头者之一。
朱元璋,依旧站在一边,十分恭敬……
刘伯温正说到当年霍大将军某段史事,山下突然有人跑上来报信:纪女侠到了!
众人一惊,齐齐站了起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