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拉桑·塞拉姆大学时代在球场上杰出的表现让他在1995年赢得“海曼斯奖”(heismantrophy),芝加哥熊队(chicago
bears)因此积极将他网罗旗下;拉桑·塞拉姆加入芝加哥熊队之后虽然也拼命为球队冲锋陷阵,但是对手很快就注意到他有个大弱点——很容易漏球。事实上,他丢掉球的次数高达9次。
《芝加哥论坛报》报道指出,芝加哥熊队的教练特地设计了一套实用的练习来矫正拉桑·塞拉姆的问题,他们用一个很长的皮带绕在足球上头,然后在拉桑·塞拉姆紧紧将球抱在身上向前跑的时候,让另一个球员在后头扯足球上的皮带,拉桑·塞拉姆在这样的练习之后,终于能够紧抱着足球,就算被挤推,也不会松手丢下球。
希望能够在事业生涯上出类拔萃的人,对于顶尖的表现自有一套定义,并且会积极朝这样的标准迈进。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们会逐渐现到有问题的地方,并且会加以修补、调整,然后再继续努力朝着理想一步步地推进。细微的瑕疵、不尽完美之处,或是不怎么理想的成果都有可能出现,这些都是行进过程中必然的环节。不过在我们朝卓越进军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就阻碍不前,或不去努力更正问题,日后很难成功达到卓越的境界。这份修补瑕疵的决心也就是卓越和平庸之间的分界线。诚如奥利弗·克伦威尔于17世纪初期曾经说过的:“不求自我提醒的人,到最后只会落得退化的命运。”这样的追求是永远都不该停止的。
拉桑·塞拉姆或许一整场比赛都没有犯漏球的毛病,但是这可不表示他在后卫的表现就有多么杰出。除了去除弱点以及面对能力的限制之外,还需要许多层面的配合,才能够让我们成功地迈向卓越。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