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都是少年入伍,一朝进了军队多年不曾回家,昔日瘦弱的孩子成长为刚强的士兵又是经过了多少的腥风血雨?士兵们的训练强度高,要是遇到一个通情理的将军,照顾士兵的情绪那还好一些,可若是遇到了铁面将军,高压政策之下,嫌少有军营不产生哗变的
轻一些的,打架闹事完了就算没事了,重一些的,整个军营便要沦为炼狱场所以说士兵们的心理辅导很重要可是这个时代哪里又有心理医生了?所以易敏之尽量帮着他们争取一些福利
比如说,隔几天休息一天,比如说可以让他们看看戏,比如说给他们找写娱乐活动,蹴鞠打马球之类的事情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以及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还有益身心
当然对于这些士兵的什么忠君爱国的就不用教导了,古人最好教化了,皇上就算现在要杀他们的头,他们也会叩谢圣恩的,这样的愚忠之人还用的着天天耳提面命的要他们忠君爱国吗?
那些士兵大多数没有成亲,相信安排了他们成亲,再让他们见见家里的老父老母应该会让他们更加安心吧?至于会不会有人因为见了家人萌生退意不想当兵了,这就不在易敏之考虑范围内了
还有如何安排探亲,易敏之也有建议,当然也只是建议罢了,真的要实施起来应该会很困难
比如说,在军营附近的城市或者村庄建一处专门供探亲家属居住的地方,来探亲的都给士兵一段时间的假期
聂祁宏对这个点子很是推崇,他是将军,当年在边关有将军府,纵然住在军营的时间比较多,还是可以回将军府让人伺候享受一下软玉温香的那些士兵们成年累月的跟一帮大老爷们在一起,早就憋坏了,纵然有军妓,可是到底比不上自家婆娘来的贴心毕竟想要孩子传宗接代总不能让军,妓来吧?
那些军妓可都是罪臣妻妾,穷此一生都出不了军营,若是真的有人愿意让军,妓生下了孩子,要让谁去带?
所以易敏之这个点子解决了很多难题,虽然实施起来确实很难
入伍当兵的大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念不起书,家里又养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便只能入军营谋生了,每每发了饷银,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寄回家乡军饷只有那么一点点,应该堪堪够一家老小的吃喝,若是让他们前去军营探亲,又有多少人有那个银子过来?
而且这路途遥远,且不说半路上出了意外怎么办,单单是让谁来呢?家里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自是好的,只是这一来一回少不得消耗个把月的时间,这还是路途近的,远的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一个来回就要一年的时间,家里的农活怎么办?
当他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易敏之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换防
这是在众多穿越大军当中基本已经被用烂了的练兵法则,或者换将不换兵,或者换兵不换将,或者错开时间换防,一方面可以让士兵换到距离家乡比较近的地方好方便家人探亲,一方面可以防止将军在一地待的时间过长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成为了土皇帝
这样的建议被聂祁宏接纳并且自己整理出了更为系统的章程出来拟了折子,皇帝一看这个折子欣喜万分,发了兵部再议,最终拍板钉钉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换来了小三临门不说,好日子只享受了十八天就没了,以后这样的女人应该会少了很多吧?
易敏之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苏玛丽,不过如果可以尽一己之力帮助别人还是要伸一下手的,更何况这样可以让聂祁宏更加的信任和看重自己,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