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左传·昭公三十年》称:“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
  12.以上事见《左传》之昭公十九年和二十年。
  13.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14.伍子胥之谋,语见《左传·昭公三十年》;阖闾扰楚,事见《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15.实际上,就在伍子胥为阖闾出谋划策时,楚国的政治家子西就提醒过昭王。子西说,吴公子光初得王位,非常亲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不能不多加小心。昭王根本不听。
  16.以上事见《左传》之定公三年、四年。
  17.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18.《史记·伍子胥列传》称伍子胥求楚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19.春秋止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议。但《春秋》经文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最后一行是“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文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最后一行是“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三家分晋,则在鲁悼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40年),距离吴国灭亡三十三年。
  20.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苏州市西南胥门外越城,即越军围吴时所筑。
  21.事见《左传·哀公二十年》。
  22.事见《国语·吴语》。
  23.夫差伐陈,在鲁哀公六年;伐鲁,在鲁哀公八年;城邗,在鲁哀公九年;伐齐,在鲁哀公十年和十一年。战事之频繁,国力之消耗,可想而知。
  24.事在鲁哀公十三年,事见《国语·吴语》。
  25.事见《左传》之哀公元年和十一年。
  26.事见《左传·哀公十三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7.此事《国语》,有不同说法。
  28.事见《国语·吴语》。
  29.语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0.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1.事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32.请参看《墨子·兼爱下》。
  33.请参看《国语·吴语》。
  34.请参看《国语·吴语》、《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勾践为夫差安排的养老处是甬东,即今浙江省定海翁山。
  35.见北岛《回答》。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