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廷式一脸兴奋的要去翁同龢府上‘商讨’的时候,同是‘翁门六子’之一,出身当年北洋系,因为‘壬午事件’,而和李鸿章,袁世凯翻脸的‘六品翰林院修撰’张謇。
  也得到了这个天大的消息,正要去翁同龢的府上商议。
  在张謇看来,人就要知恩图报,今年恩科殿试,翁师不但取了他为第一,而且特意把他引到皇帝面前介绍到‘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张謇当时就感动的满脸泪水,连连叩首高呼‘皇上万万岁’!
  磕头磕的脑门子都是一片青紫血迹,着实让光绪满意,认为自己又收了一员大大的忠臣。
  几乎在这同一个时候。
  珍妃瑾妃的堂兄,上了万言疏谈论战守策略,说李鸿章他们打仗都不行的乌裏雅苏台参赞大臣锐志。
  从六月以来,已经连续给光绪上了五十一道疏,告诉光绪和李鸿章,仗不是叶志超,丁汝昌,宋庆,那种打法的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
  吏部右侍郎汪鸣銮,军机大臣李鸿藻,——
  这些帝党中坚,纷纷行动起来,要对着李老匹夫,进行最后的一击。
  京师总理衙门。
  “依着我说,这仗儿就要打到底;咱大清人多地广,就是打死三千万也不过是死了一成而已,怕什么怕?只要咱们跟他们死耗着,倭夷必败!”
  签押房里,刚毅的粗嗓门,隔着门帘,离着老远都听得一清二楚。
  “刚大人好勇气,只是这死上三千万说得轻巧;只是不知有哪一个义士,愿意当这三千万赴死里面的一员?”
  孙毓汶笑呵呵的说着话儿,可话里的意思却是极为尖锐。
  ——你丫的大嘴巴说轻巧,你怎么不去死,当义士?
  作为一个入军机十年的老资格,刚毅这个才‘入直’还没一个月的‘新蛋子’,居然丝毫都不把他放进眼里,怎能不由孙毓汶不恼火?
  “这天下自有不怕死的义士;据我所知,援朝军那里就有很多的富人子弟参军,还有很多南洋华裔的子弟万里迢迢来赴国难,他们就是不怕死的义士!”
  刚毅一脸的激昂。
  “哼哼——”
  孙毓汶冷笑两声,然后笑眯眯的说道:“听着刚大人的言论,让我想起了何长缨这小子在《呐喊》里面讲的那个‘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小故事,很让人喷饭;‘英雄,你安心的去赴国难去吧,你的家产我会给你用心的操持,你的妻女我会帮你用心的赡养。’哈哈,——”
  孙毓汶这个大清朝有名的大贪官,大笑着拍着大腿:“这三千万‘义士’去赴死,得给大伙儿留下多少家产美妾啊!”
  “啪!”
  刚毅被孙毓汶嘲弄的直喘粗气,却不敢出声争辩。
  援朝军那些年轻官将,一个个都是满嘴跑马,胆大的无法无天。
  两天前他们在招兵处挂了个牌子,上面竟然写着‘欢迎官员的子裔,一心报国上疏战事的清流们来参军,去辽东赴死!’
  这个牌子,现在在京津一带传得沸沸扬扬,把大家的脸儿打得‘啪啪’的疼。
  却没有一个人敢主动的站出来挑事。
  包括他刚毅也不敢,怕被孙毓汶这个家伙抓了话柄,激着送自己的儿子去辽东送死。
  在刚毅看来,大清朝的穷鬼百姓就是战死一半,也算不得什么事儿,只要不让他家流血出汗,这都没有任何问题。
  ——死道友,不死贫道么。
  “两位大人都别争了,战事打到这种地步,哪个不难受?现在辽东糜烂,倭夷放进了七八万大军,唉——”
  军机大臣徐用仪,连连摇头。
  恭亲王奕一脸的木然,慢慢的走进签押大房。
  “给王爷请安——”
  看到这个当年的风云人物‘鬼子六’走进屋,徐用仪三人都站起来打招呼。
  “王爷,这事儿您怎么看?”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