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杨送走客人之后,周济民便进入办公室,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为什么把计划书拆分了?老梁他们刚才找我了。”
  “你以为不需要保密吗?”老杨没好气地说道,周济民无语,道:
  “您可真是瞎操心,上面的领导已经申请专利保护了,而且我在计划书写的很明白,降低生产成本,则无惧一切竞争,您看到了吗?”
  老杨又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当然看到了那句话。
  只不过,老杨认为,成本再低,终究还是有成本的。
  工人群众不可能不要工资吧?
  对于老杨的担忧,周济民只能怪自己考虑不周了。
  他那句话等于白写了。
  时代的局限性,便在这里。
  但,不代表他就要妥协。
  保密的管制措施有很多,比如设立独立的保密单位,让保卫科完全监管,图纸等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离开单位。
  加上技术分工协作,互不统属,一旦出事,直接找负责人。
  杨厂长一听,这才是最好的保密措施。
  毕竟周济民才是技术开发人员,老杨没有考虑到这些,也很正常。
  把打火机涉及到注塑、冲压、弹簧成型、电镀、喷涂及焊接等十来个不同的工艺,进行切割,分组不同的部门来完成。
  做到最大程度的技术保密。
  “厂长,这次之后,可别让他们来我了。”
  重新更新了一下计划书后,周济民便再次提醒老杨。
  “我还要看书复习呢,你这样办事不利索的话,我真撂挑子不干了。”
  后者有些害怕他真的辞职,所以认真点头了。
  虽然老杨不太看好周济民能考上京师大学堂,但万一呢?
  看来还得想办法,把周济民深深绑定在轧钢厂才行。
  这样的人才,要是真的飞走了,轧钢厂的损失可太大了。
  下了班,周济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国营家具店。
  工作人员看到周济民过来,也没有上前搭理的意思。
  这年代的人,其实挺有意思的。
  由于没有纯粹私人的店,不管是轧钢厂、照相馆、百货商店,还是眼前的家具店,那都是国营或者公私合营的。
  并且,公私合营的也基本上都是国家或集体说了算。
  成为工人或者销售员之前,这些人半点的神气不起来。
  比如阎解成这样的。
  几乎是卑躬屈膝,就是想求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所以,这年代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铁饭碗。
  也因为是铁饭碗,有了工作之后,便神气起来了。
  就好像周济民去便宜坊吃烤鸭时遇到的标语:不要殴打客人!
  可想而知,这年代的工人有多么牛逼。
  工作人员虽然不愿意搭理自己,周济民也不在乎。
  反正不止一个工作人员。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