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霄汉去世的时间点,倒推到几天前。
  目标地点——成都。
  丹辉重工一分厂的工地上热火朝天。
  刘丹和王辉,外加张鲁秀。
  这个三人组的效率是惊人的。
  从刘丹立下了半年之期后,一切动作都瞬间加速。
  工地原本施工十二小时,但是现在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以前的一支施工队就一下子不够用了,从本地又找来一支施工队,双方倒替着来。
  而王辉,也没有坐在办公室,而是撸起袖子开始搬砖。
  是的,还真就是搬砖。
  技术工种,他虽然对钳工和铆工有点儿经验,但是在专业的老工人面前,他的那点儿小把戏就不够看了。
  所以,王辉就跟着做体力活。
  老板亲自上阵,小明等人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
  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
  从王辉到招聘过来的大学生,以及石志明从鼎信带过来的小型管理团队,甚至是研究所的技术员,在这种亲身参与劳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互信程度也慢慢提升。
  这对未来各个环节的衔接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不过,王辉只是允许他们一起干了两天,就把他们都赶回办公室了。
  他的原话是——我们丹辉不需要这种上下级相处方式,各人做好各人工作,就是对公司最大的支持。
  至于王辉自己搬砖,三个字——我喜欢。
  老板不像老板,工作服灰扑扑的,脸上也是汗水和泥水混合在 一起的污渍。
  但是王辉觉得很充实。
  “王辉?真的是你?”
  一道略带惊讶和夸张的声音,让王辉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发出声音的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
  白衬衣,黑裤子,黄色安全帽。
  这是……施工方?
  看穿着,应该是个施工方的领导。
  王辉最近对这个不太关注,因为这些事基本都有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推荐,具体都是石志明在操作。
  而这名男子,王辉确实认识。
  确切得说,是老相识。
  对方叫毕晓峰,是王辉的高中同学,学生时代时算是学校的小痞子,和王辉经常发生龃龉。
  再后来听说他没考上大学,去了外地打工,结婚,做了倒插门。
  再后来,也没有什么联系。
  对方甚至从来不会出现在同学群中。
  难不成,就是来干工程?
  高中的时候,王辉和养父母就已经搬到南京城区里了。
  而毕晓峰知道他来自农村,当时那叫一个高高在上,优越感爆棚。
  可惜,成绩实在拿不出手,也只能言语讽刺王辉,偶尔搞点儿小动作。
  总起来说,俩人绝对不是朋友。
  虽然谈不上敌人,但是两看相厌是真的。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