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你吃月饼时是不是也故意把青红丝挑出来扔掉的?”
  林旭干咳两声:
  “没没没,我都吃了。怪不得嚼起来有点苦苦的味道呢,原来是用橘皮做的啊……那这颜色是?”
  “用的都是天然色素,对人体没任何害处。”
  靠,那我小时候白费尽心机的从月饼里挑青红丝了?
  何广昌对林旭解释道:
  “青红丝过去是宫里用的,青丝是青杏的干丝,红丝是玫瑰花瓣腌渍制作的,都是顶好的食材,不过老百姓用不起,就用橘皮之类的食材代替了,早些年的沙琪玛、麻花、汤圆等小吃,都会特意放一些青红丝增加卖相。”
  别说了别说了……
  林旭觉得此时的自己就是马科长附体。
  他拿着罐子看了看里面的青红丝:
  “赶明儿我也做点,给家里的老人尝尝,肯定很受欢迎。”
  对年轻人来说,青红丝可能是不好的回忆。
  但对老年人来说,却是她们记忆中的“古早味小吃”。
  他看的时候,邱耀祖又打开另一个橱柜,从里面拿出一罐腌渍得已经变成透明状态的板油丁。
  “不管做千层油糕,还是做汤圆、梅干菜烧饼,都离不开这种用绵白糖腌渍过的板油丁。”
  林旭接过看了看,好奇的问道:
  “这种板油丁做法难吗邱伯?”
  “不难,猪板油去掉筋膜,切成小丁用绵白糖泡着就行。”
  何广昌提醒了一句:
  “记住了,是绵白糖,而不是白砂糖,这两种食材的性质可不一样。”
  林旭点了点头:
  “知道,白砂糖杀水,绵白糖不杀水。”
  虽然板油丁油脂含量高,杀出一点点水分也无所谓,但水分降低后,板油丁那种入口即化的口感就没了。
  而且绵白糖融化快,腌渍效果更好,白砂糖融化慢,估计一星期才能将板油丁彻底腌透。
  配料准备妥当,邱耀祖就正式开始做了。
  他将中央岛台洗了一下,准备直接在上面操作:
  “做别的可以用案板,但千层油糕要是用案板制作,清洗起来会超级麻烦。”
  他将中筋面粉放在工作台上,中间挖了个坑,接着从盛着面粉的罐子里拿出一块老面,掰开后,里面是有些稀的面汁,带着浓郁的发酵味儿。
  不愧是国宴大师,居然还保留着用老面的传统。
  用手将这些老面揉搓一下放进面粉扒出来的面窝中,加入温水,先用水将老面彻底揉碎,接着一点点将面粉和水揉成面絮。
  岛台上的面粉差不多有三斤左右,而水则至少有二斤七两。
  怎么看都像是搅面糊,但操作的手法,确是标准的和面方式。
  把面粉一点点往中间的窝里推,让面粉和水逐渐混合,成为一个非常湿润非常软的面团,软得像是洗面筋时在水里洗了两遍一样。
  邱耀祖忙而不乱的操作着,他将面团反复揉搓摔打,将面团的筋性摔出来,然后尽可能的让面团把黏在岛台上的小面团粘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面团。
  刚开始,他像是捧着一团面糊在玩泥巴。
  但随着起筋,面团逐渐成型,连岛台上的水分也仿佛被吸收了一样。
  何广昌站在一旁对林旭说道:
  “这是面筋中的蜂窝状小孔,将水分吸收了,千层油糕好吃的原因,也是因为含水量比较高。”
  林旭好奇的问道:
  “既然要利用面筋,那为什么不用高筋面粉呢?那个效果不是更好吗?”
  邱耀祖边忙活边说道:
  “因为千层油糕在和面的过程中会利用面粉的筋性,但做出来的成品,是不能吃到筋性的,好的千层油糕应该是口感松软油润,味道香甜清雅,要是起筋那反而不对。”
  原来如此啊。
  林旭感慨一声:
  “也不知道发明这道点心的人是怎么琢磨出来的,含水量百分之九十的面团,想想就吓人。”
  邱耀祖将面团的筋性完全摔打出来,然后放在岛台上静置饧发。
  他对林旭说道:
  “类似的面点其实也有不少,比如炸油条的面,含水量就比较大,过去的老师傅闲着就在琢磨吃的,琢磨手艺,哪像现在的厨师啊,闲着没事就刷抖音,根本不琢磨手艺。”
  做千层油糕用的是半开面,所以要让面团稍稍饧发一下。
  但不能发太过,大概松弛个十分钟,让里面的酵母菌生长一会儿就行了。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