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厂长事忙,一个小时前就先离开了。
  孙副厂长看着傅杭,问赵柯:“傅知青和林知青真的是第一次接触吗?一般生手,拆都无从下手。”
  “傅知青和林知青都是城市下乡的知青,我们大队又没有小四轮拖拉机,没处去接触。”赵柯实话实说,“但两个知青都很好学,一直通过家人寄一些学习资料在学习。”
  只是纸上谈兵。
  能拆也不一定能装上,落几个零件儿就白扯。
  不过拆到这一步,孙副厂长已经很欣赏了,“我还真有点儿期待他们能办到……”
  苏教授带着相机,围着三人,拍了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三人用时两个小时四十五分钟,彻底拆开这辆报废拖拉机。
  赵柯给他们递水,“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傅杭接过水壶,大口喝了半壶水,摇头,“继续吧,别耽误时间。”
  三个人转去找各个部件儿。
  孙副厂长看一眼手表,距离中午下班还有一个小时。
  赵柯回来,不好意思地问:“孙副厂长,苏教授,会不会耽误你们工作?”
  苏教授道:“我今天没课。”
  孙副厂长道:“赵同志不用担心,有工作我会离开一会儿的。”
  而他说完,就有人来找,便暂时离开。
  傅杭三个人忙活,别人都不能插手,苏教授和赵柯这个外行人也插不上手。
  苏教授跟赵柯闲聊,问她:“你们在省城待几天?”
  赵柯道:“三五天吧,看采购顺不顺利。”
  苏教授邀请道:“要不要到大学讲一讲你们建设农村的心得?”
  建设农村的人千千万万,她现在做这点儿事儿,就去讲心得,太空了。
  赵柯摇头,婉拒了。
  苏教授没强求,又道:“报社收到不少给你们的信,临走之前记得取,以后再有来信,报社会邮寄过去。”
  赵柯并不太意外,答应下来。
  “信很多,你打算一一回吗?”
  赵柯问:“您是有什么建议吗?”
  苏教授建议她向《群众日报》投稿,“你也可以写一些文章投过去,对你的前途有好处。”
  赵柯若有所思。
  拖拉机厂中午下班时间到,孙副厂长又返回来。
  傅杭他们这一个小时,全都花在翻找上,还没开始装。
  但孙副厂长大致瞅了一眼他们找到的部件儿,基本都对。
  “先放着,咱们去食堂吃个饭,下午再弄。”
  傅杭三人走回来,全都一身油污,身上也都是柴油味儿。
  一行人往食堂走。
  傅杭关心地问赵柯:“柴油味儿这么重,有没有不舒服?”
  赵柯不在意道:“已经习惯了。”
  傅杭看她脸色正常,这才靠近她走。
  中午吃完饭,傅杭他们便回到二手车库继续忙活。
  拖拉机厂有些员工听到风声,趁着午休过来看热闹,议论纷纷。
  工人给拿了椅子,苏教授站不住,坐下了。
  赵柯没坐,她给揽活,他们三个一刻不停,她怎么好意思坐。
  组装比拆卸耗时更久,期间孙副厂长离开两次又回来瞧了瞧。
  最后一次回来的时候,还有刘厂长和厂委其他几个干部,看着已经成型的拖拉机,感叹不已。
  等到最后一步装完,傅杭三人退开。
  车库里之前不信他们能组装上的工人们面面相觑。
  “竟然真的装上了!”
  “骗人的吧?肯定不是第一次。”
  “咱从头看到尾,就是生手,不熟悉拖拉机,动作都不熟练……”
  “那……可能着不了呢?”
  甭管着不着得了,第一次就能装上,相当有本事。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