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都是那些人家养的各种艳婢,他没要。
  只要了东西,两箱子珠宝首饰,反正他看着挺好。
  温润立刻就去看,箱子里都有什么好东西了。
  其中一个箱子里,放了一整套金镶翡翠的头面,做工精致,一看就价值不菲。
  另外一个箱子里,只有一样东西,掐丝珐琅三足薰炉。
  掐丝珐琅源于明代景泰年间,至本朝初期获得较大发展,其风格倾向西洋风格。
  炉盖有四层结构,最上层为圆形雕空錾刻云纹盖钮。
  下面三层的上、下两层饰繁密的掐丝珐琅彩绘花纹,中层为雕空、珐琅彩绘花纹。
  该盖自下往上逐层递减,成阶梯状。
  炉腹圆鼓,中间有两道凸弦纹,弦纹中间饰有华丽的珐琅彩纹。
  炉足较高,扁形,末端翘起。
  此种扁式炉足较为少见,且颜色瑰丽。
  该炉做工精细,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本朝初期珐琅器的装饰风格。
  简而言之,这东西昂贵且少见,进贡都够资格了。
  “这玩意儿进贡给宫里好了。”温润头一句话就说了这个。
  “嗯,本打算也是拿来进贡的东西。”王珺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打算用这玩意儿。
  还有一个箱子里装了一下子的铜钱,崭崭新的那种花钱,温润拿了一个看了看,正面是吉祥如意,背面是浮雕的祥云纹,很精致的那种花钱。
  一箱子里头十万枚,很多了。
  看出来了吧?王珺要的东西都是非常简单那种,要么上供,要么自己用。
  不贪图什么奇珍异宝,只要实用就行了。
  温润也没不满意,东西收下了,王珺道:“晚上出门去看灯吧,这都正月初十了。”
  再过几日就该十五了。
  京城的规矩是从初八开始挂灯,一直到十六才会结束。
  而本朝承袭前朝的一些规矩,对于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也是全盘承袭并有所发扬。
  每年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紫禁城内所有主要宫殿便开始挂起各式各样的宫灯,直至第二年的二月初三为止。
  每年的正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六,满城花灯明亮。
  出门去看花灯的人无数!
  “好呀!”温润憋屈坏了:“生病在家只能养着,早就想出门了。”
  “穿得厚一点。”王珺忍不住叮嘱他:“再着凉还得喝药。”
  温润顿时纠结了起来:“不想喝药。”
  以前都是吃的片剂,胶囊什么的,现在一概苦药汁子,他可不想继续喝药了。
  说是出门看灯,结果全家有一半的人都要去,另一半明天去,大家轮流来。
  小孩子想去,必须父母陪伴,且要跟老爷一起走在中间,不许随便乱跑:“外头有拍花子的拐子,万一把你们拐走了怎么办?”
  温润吓唬他们:“以后就跟老爷走在中间,一个拉一个,谁也不能把咱们冲散了,知道吗?”
  不论古今,拍花子都该千刀万剐。
  而这么热闹的时候,怎么可能少了他们这样的人?
  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在年节失踪,温润可不想自家孩子被人拍走。
  “知道了!”一群小孩儿,奶声奶气的回答,并且一个拉着一个的衣角,已经连在一起了。
  一走起来可有趣了。
  温润的衣带被一个八岁的娃娃拉着,他身后是其他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小家伙儿,也拉着他的衣带,外头是围了七八个人,他们这一伙出门,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移动团体。
  “我以为咱们家人够多的了。”温润小声的跟王珺道:“看来还有比咱们家人多的人家。”
  这一伙一伙的,都是护院在外面,里头走着的不是女眷就是孩童,女眷要是丫鬟婆子的倒是好说,一般带了厚厚的帽子,捂着脸的都是未出阁的小姐们。
  “咱们家人少,加上这里是内城,看着比较安全。”王珺道:“外城人更多,也更热闹,可也不太安全。”
  温润点头:“那倒是。”
  他们一伙人的确是不多,跟人家比不多啦。
  不过看花灯也有猜灯谜这个活动的,两个弟弟带着一些大一点儿的孩子,正兴致勃勃的猜灯谜。
  旁边有个作诗的地方,谁做了一首好诗,就能得到一个精美的走马灯,这东西做得好,一个灯笼价值不菲呢。
  温润他们就过去看热闹。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