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姑娘多爱穿艳丽的颜色,头发上戴的发饰也是十分的眼熟,木林县纺织厂出品的头饰比之前还要抢手。
  个体户也多了起来,光是学校周边就多了好几家,当然了,木林县几个厂子联合开的店铺还是最耀眼的那个。
  也不是没有人模仿他们,可他们的花样实在是太多了,口味也是顶顶好的,很多学生就认准了这边。
  更是周乐她们聚餐最佳的选择。
  董筱竹心满意足的喝了一口奶茶,“看来咱们暂时不用分开了。”
  朱雨晴把丈夫和孩子都带过来了,个体户多了,工作自然也多了。她开始尝试写长篇小说连载,这样稿费也能多一些。
  她还有了一些读者,会给她寄信,有空的时候,她都会给那些读者写回信。
  家里两个人赚钱,孩子在这边上学,真的感觉不一样。
  她有空的时候,也会带着孩子过来,小娃娃虎头虎脑的,嘴巴也甜,周乐还喜欢逗他玩。
  “你跟顾同志也快结婚了吧?”
  “还没呢,我们打算过几个月先订婚,结婚的事情先不着急。”
  朱雨晴挺惊讶的,“你家里人一点儿都不着急吗?”
  之前顾康文跟周乐说过话后,那年暑假周乐回家就告诉赵秀梅同志,她跟顾清恒谈对象了。
  赵秀梅同志万般不舍也知道闺女大了,最主要的是顾同志她也认识,人也不错,倒是也放心了。
  不过心里还是担心的,嫁得太远了,以后回家都不方便。
  周乐就把自己在京市那边买了个四合院的事情告诉给了她,让她以后搬到京市去住。
  她能买下也是听到贵叔念叨的,国门一打开,有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了,他们觉得国外好,发展先进,把房子卖了拿钱出去。
  他们急着出手,周乐就趁机打听了一下,价格对于现在来说自然是不低的,可以后的价格涨得也挺高,想买都买不到。
  尤其是主人家心心念念的想要出国,周乐就说了两句,没想到却被嘲讽了。
  房子还是要买的,等以后后悔的不知道是谁呢。
  她把房子翻修了一些,设施都捡好的弄,现在还能折腾,等以后可不敢随便折腾了。
  贵叔不太理解周乐的这种行为,尤其是花了大把钱买下来,又费了很大劲装修,不知道她图什么。
  “怎么说我们两家也有渊源,我想把我爸妈接过来,让他们跟您住的近些。”
  “就你嘴甜。”贵叔被她逗得挺开心的。
  他和贵婶有一儿一女,儿子当年觉得乡下苦,替妹妹下乡去了,小闺女早些年嫁人了,儿子也争气,自己考到京市这边的大学,还能经常见面。
  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反正他是没想着离开这里的。
  赵秀梅知道周乐买了房子,高兴是高兴,可还是不愿意过来住的。
  没事去转转行,可住那儿,人生地不熟的,没熟悉的老太太听她吹牛,她受不了那种寂寞。
  还是大队里好啊,她赵秀梅是独一无二的风云老太,谁都比不了。
  周乐没有继续劝下去,想着等回头老太太年纪大了,再接过去照顾。
  不过这定亲的事情,这家肯定是要都过来的。
  双方家长得见面啊。
  顾清恒的父母是没办法赶过来的,他这边是顾老爷子和顾康文做代表,朱县长夫妻是跟着赵秀梅他们一家子一块儿过来的。
  赵秀梅知道朱县长,她评选劳模那会儿,还是这位领导亲自给她颁发的奖状呢,没想到居然是顾同志的外公。
  一路上她都有些局促,不仅自己安静,也让家里的孩子安静。
  大丫和狗蛋都上了初中了,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两个孩子考上了县城的中学,虽然是好事,可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住不好。
  方桂芹觉得自家是男娃,倒是没像二弟妹那样担心,住校的话,让他们两个孩子互相有个照应,大不了再多给点零花钱。
  自打分产到户之后,大家的干劲儿都比以前足了,以前是集体的,干啥都那样,现在不一样了,干多干少都是自家的。
  小河大队也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小河村,大队长也成了村长。
  自从小姑子考上大学之后,婆婆就提出要分家,让他们自己个过小日子去,方桂芹当然不乐意。
  分家那不是意味着要跟小姑子分开,她心里门清儿呢,家里的好日子都是小姑子带来的,分家了那还能有他们的好处吗?
  所以她坚决反对分家,其他两房也不同意,不管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不同意。
  赵秀梅哪能看不出来他们的想法,分家这事就没再提,不过也是一顿敲打,打着她闺女的名头做好事成,要是敢做坏事,就给赶出家门去。
  不过也管得没有以前那么严格的,各房都有了工作了,也赚钱了,不用再上交公中了,留着自己个花用。
  当然孩子的学费他们老两口也不用出了,也是自己负责,赵秀梅知道闺女不缺钱,可她的钱,还是想贴补给闺女,没错,她就是偏心眼。
  这几个兔崽子也还算有良心,拿了钱也知道买些麦乳精罐头的孝敬她。
  虽然不咋稀罕了,不过这份心意她是领了,有空也会给点零花钱给几个孩子。
  刘春芳去年又生了个儿子,好在这两口子拎的清,没因为这个苛待三丫,看他们的带孩子的方式,估计是在模仿自己呢,想把三丫培养成她小姑周乐那样。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