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想被人认出来。
  这些外村的人太热情了,若是被认了出来,最起码也得耽误一刻钟才能继续赶路。
  周边村子的普通村人的确不认识黎荞和陶竹,眼看快到三柳村了,他们说说笑笑,一心沉浸在红薯即将换成钱的喜悦中,根本没注意到低着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黎荞和陶竹。
  “嘿嘿,今天卖了红薯,那就能过一个好年了,我家今年有一万斤红薯,能卖二十两银子!”
  一个嗓门挺大的汉子笑嘻嘻的道。
  “唉,我家只种了一亩红薯,早知道黎荞能给红薯整一条出路,那我说什么也种上十亩!”
  有人笑,就有人愁。
  “别急,有明年呢,明年可以多种一些。今年挣的少了,明年争取补回来。”
  还有人安慰。
  “其实吧,就算我家的红薯能卖二十两银子,那和三柳村的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那个嗓门颇大的汉子又开了口:“我夫郎他姑家是三柳村的,听说在红薯作坊里干活的人,一天能分到五十文!”
  “五十文?!真的假的啊?”
  这句话登时惹来了前后左右的惊呼。
  “肯定是真的,他们每天能做五六百斤的粉条,那么多粉条,每天都能卖完。”
  那汉子又道。
  “粉条也太能挣钱了吧?一天五十文,一家两口人,那一天就是一百文!再加上他们自己的红薯,那三柳村的人这个冬天少说也能挣十几两银子,多了的话,怕是能挣三十多两银子!”
  三十两银子。
  附近几辆板车的人都羡慕得红了眼睛。
  三十两能盖崭新崭新的青砖房子,能娶两门媳妇,多少人攒十年也不一定能攒下这个家底!
  “黎荞咋不是咱村的人呢,好处都让三柳村给占了!”
  “唉,可不是嘛,黎荞娶的夫郎也是三柳村的,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黎荞已经成亲了,现在只能打他孩子的主意了,希望他的夫郎赶紧怀孕生子,这样我好把我家的姑娘、小哥儿嫁过去!”
  ……
  正一脸美滋滋听夸奖的黎荞,美不下去了。
  幸好这会儿他们的牛车已经远离了那几道声音,陶竹听不见,不然的话,这不是在给陶竹添堵么。
  轻声咳了一下,他把身子往陶竹身上靠:“竹哥儿,冷不冷?”
  “不冷。你冷不冷?”
  陶竹说着换了个姿势,好让他靠的更舒服些。
  “我也不冷,你做的衣服太好了,从头到脚全方位保暖,我现在浑身暖和着呢。”
  陶竹闻言不由笑:“你每天要读书,坐在书桌前太冷了,得穿的厚一些。”
  其实以现在的天气来说,他希望黎荞能待在炕上读书,反正现在他家比从前富了,不怕烧干柴。
  奈何黎荞说待在炕上读书他的大长腿施展不开,容易昏昏欲睡,没办法,他只能给黎荞做厚一些的衣服。
  “竹哥儿最好了,能娶到竹哥儿当夫郎是我的福气。待会儿到了县城,咱们下馆子去。”
  “啊?”陶竹闻言一愣。
  夸他和下馆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
  “今天是你的生辰,从今天开始,你才是真正的二十岁呢。”黎荞笑眯眯的道。
  陶竹:“……”
  他眸子瞬间睁大了不少。
  片刻之后,他一颗心顿时热乎乎的。
  对,今天是他生辰。
  但这么些年从未过过生辰,所以他把这事儿给忘了,可没想到黎荞竟然记得!
  “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忍不住问,一双水眸已经弯了起来,被兔皮围脖遮住的嘴角也上翘。
  “我特意问你娘了。”
  身为一个现代人,像是生日、结婚纪念日、七夕等特殊的日子,早就刻在黎荞骨子里了。
  这都是大节日,必须得过。
  所以,他才非得今天去县城。
  别说是阴天了,就是下雪,那也挡不住他要带陶竹下馆子庆祝的脚步!
  “好,那咱中午去望月楼吃饭。”陶竹忍不住伸出戴着手套的手,去抓黎荞的手。
  若说福气,他才是有福气的那个。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