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一梦春秋五百年 > 第一章

第一章

呼噜呼噜睡了一觉,一睁开眼,孟轲便觉得有哪处不对劲,趴在琴上眨了眨眼,又回想了一下,发觉自己好像是在上乐理课。忽觉一股杀气从后脑勺袭来,抬头一看,只见一白发老翁手持一卷竹简立于案前,须发皆张作怒目金刚状。孟轲急忙要扭腰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便见那老翁手中的竹简砸了下来,正中孟轲的脑门。

孟轲一跃而起,双手捂头,怒道:“夫子怎么能用竹简打人,很痛的!”

老翁也怒道:“吾便是要用圣贤之言打醒汝,汝休走!”说罢又高举圣人之言语挥舞过来。

孟轲见状也十分光棍,抱头便逃,边上窜下跳边嚷嚷:“为老不尊,为老不尊!”

老翁更怒,舞着竹简在庭中四处追打孟轲。

两人一追一打,弄得是琴翻弦断,人走枝落。两人几下便战出了庭院,只留下二十余个目瞪口呆的锦衣少年和一地狼藉,一路跑向了花园。

花园很大,路径也复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所以姹紫嫣红枝繁叶茂。老翁毕竟上了年纪,虽奋起余勇仍然被孟轲三两下给晃了开去。眨眼间,小子便消失在绿荫丛中。

这打人的老翁姓季,祖籍鲁国,据说是师襄子不知那一辈的徒子徒孙。

年轻时习得一手的好琴艺,人也长得潇洒俊美,便在鲁王宫中作了首席乐师,深得历代鲁王的宠幸。

后来年迈了,琴技虽是老而弥坚,但人已经长的如老树皮一般,不再受宠。于是便主动入了国子监作了教乐理的博士,一作便是二十年。虽然如今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琴音老不准,但古义神韵尽在其中。人人皆道这老位先生已经由技入道了。

此翁平素脾气就怪,尤其痛恨被人打搅其弹琴。很不凑巧孟轲在他弹琴时睡了觉,虽没可耻的流口水却打起了幸福的小呼噜,搅了他的意境,坏了他的境界,着实可恶。

而被打的自然是长大的孟轲同学了,此时已长大到十五岁,身高已过七尺半,孟轲找参照物比过,大约是现代的一米七左右,在周人里已经是比普通成人还要高许多了,体格也极壮实,可以勉强拉开六石弓,举起三百斤石锁走上两步,平时也可以仗着勇力欺负欺负国子监中的纨绔子弟,还得了个不雅的诨号,八足大虫。

孟轲的祖上的某代先祖原是邹人,年轻时跟着圣人读书,位列圣人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后又跟着圣人打仗治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灭吴后,便被当时的鲁王封在了吴地,做起了吴王。说起来孟轲的先祖授封建国是很早的,只比鲁国中兴晚了五十年,是最老牌的诸侯王。

后来到鲁王嗣一代,鲁王基本平定了天下,逐到了鹿,得了九鼎,号武德王。

孟轲的高祖便不敢再称王了,便做了吴公。这个爵位和封地就一直代代相传了下来。

到了这代,孟轲便成了吴公的世子。本来这个吴公世子是挨不到孟轲的。

孟轲的曾祖因为兄长春耕时迟返了封地被贬而受封为吴公。

祖父又因为一个兄长在镐京不遵礼法乱搞男女关系,另一个兄长年纪轻轻便战死在了与北方匈奴的战争中,很被动的成了新吴公。

到了父亲这一代,大伯又一时手贱大写文章鼓吹法家,还写得妙笔生花,广为流传,最后被御史传到了宫中。第二天,大伯就被踢出了宗族,索­性­一甩衣袖回到吴地开了家书院专教法家学说。

二伯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没接过吴公之位,也没留下个子嗣就窝窝囊囊的死了。

孟轲的爹孟龙喜好老子的道家,要求自然新生活,留下孟轲呣子俩个自己跑到山里作隐士去了,十数年不闻消息,想必不是已死便是飞升了。

四叔孟蛟倒是如愿继承了吴国公之位,可是自己不争气,生了一打的女儿,没一个带把的。

于是孟轲便成了响当当的吴公世子。

孟轲十年间就一直被关在国子监中读书。

在此简单说一下孟轲就学的国子监。

圣人曰过:有教无类。

所以天下间便有了很多书院,官办的不少,民办的也没什么手续。

书院大多是宣扬圣人的儒家的,当然也有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农家等等的书院。

但除了儒家之外其它都不是正溯,历代鲁王也很不喜欢。而国子监是鲁王自己办的,却也是普天下唯一包容所有学派的书院。

鲁王的本意是让天下人看看儒家的学者是如何斗败其它诸家的,但一不小心便让其它诸家的学者在国子监中站稳了脚跟。

国子监与其它书院的大不同不在掠自各旧诸侯国的典籍,广大连绵的房舍,闻名天下的博士,令人忘返的美景。

而在于它的学生,在于其天下间独一无二的生源。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