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摩挲大地 > 93.第十八章风雨天一阁(6)

93.第十八章风雨天一阁(6)

( 点评二:

本文“秋雨注”提到《抱愧山西》的巨大影响,《山庄里的背影》文后注也提到彼文的影响。ww***也许还可以为作者增加一条影响:作者的系列历史散文,甚至也是如今方兴未艾的从电视业到出版业的“重述历史”的通俗文化景观之滥觞。

中国有号称五千年悠久漫长的历史文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为文学“重述历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这是中国最大的财富,也是中国话语之幸。当历史进入文学话语,要么是重新阐释历史,提供新的史识,从而现历史;要么是重构历史现场,以新的故事形态想象­性­地呈现历史。余先生重在阐释,轻于呈现。融文学呈现与新史识于一体的《万历十五年》,依然是“重述历史”的现代样本。(马策)

点评三:

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这些共­性­与个­性­兼备的商业人格逐渐形成、会聚与辐­射­,让当年走西口的人迎来了生命中的一片晴空,他们掸一掸身上的尘土,堂堂正正地跻身“海内最富”;而又由于缺少皈依,­精­神贫乏,商业人格出现自相矛盾而分裂,加上时局连续不断的动荡,这种种内因与外因齐在,使这些“海内最富”作别历史的前台,消失于历史的苍茫之中。

文章着意呈现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一个断面——山西商业文明的盛衰。这个断面,乍看是一段群体命运的晴雨变迁,细读则历史忧患感、民族使命感赫然在目,充盈于胸,折­射­出作者对构建现代文明的渴望。本文的逻辑结论从鲜活的故事中来,文章由感­性­中见知­性­,充满质感。(傅应湘)

点评三:

《风雨天一阁》是在追叙天一阁的悲怆历史。面对历史陈迹,作者运用其最擅长的悲喜剧表达方式进行表述,变­干­瘪的说教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演绎。开篇便是在自然风雨中上天一阁,然后沿天一阁的演绎历史,写岁月风雨中天一阁的文化沧桑与范钦及其后人的文化良知。由此而推展,使天一阁变成了民族古老文化这样一个含义更加深广的意象。

文章“散”,作者宕开笔墨,把脑海中联想到与天一阁有关的人和事——道来,旁征博引;文章“美”,散文化的笔调,优美的文句,丰富的内涵;文章“活”,感表达得体,表达方式多样。

(廖国清)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