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专门研究上市公司的评论中,讲了两家公司具备这样的特点:一个是成长很快,像兔子,另外一个很稳健,像乌龟,这两家公司其中一个就是万通,这实际是对我们公司战略的认可,是市场对我们的肯定。
——摘自冯仑文章《坚定战略,让万通汲取龟兔之长》
战略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而喻的,很多企业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何针对企业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对很多企业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冯仑和万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很多正处于彷徨阶段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冯仑第一个成功的经验是“用必然性驾驭偶然性”。很多人抱怨说,别人成功是因为得到了某种机会,如果那种机会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也一定会成功的。他们的做法是对机会的误解,机会只是一种偶然性,它顶多在创业者的初始阶段起作用。当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后,机会不但不再重要,反而可能是陷阱。很多企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只是别人看不见或者不愿看见这种必然而已。冯仑在《决胜未来的力量》中说道:
101.冯仑和他的朋友们(12)
( 万科能在今年今月今日高速成长,好像只是机会好,看上去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ww***这种必然性来自其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公司战略和制度建设,这种必然性的力量是持久的、决定性的,它甚至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机会”或偶然性。哲人曾经说过,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是一种有智慧的断,即用必然性驾驭偶然性。
如冯仑所,伟大的人物和企业,总是能在别人之前看到机会,并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沿着必然的道路和趋势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此外,他们还因势利导不断为自己创造着展所需要的“机会”。因此,对伟大的人来说,机会不会莫名地到来,也不会悄然地溜走。
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平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生、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展过程中并非确定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那些民营企业把自己偶然的成功当成必胜的逻辑,把偶然性错误夸大为必然性。这个问题对企业的展有极其恶劣的影响,要避免这个问题,就要重视自己的长期战略,做好公司治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等基础性建设。
冯仑第二个成功的经验是“平衡短期诱惑与长期利益”。目前,很多行业的企业都会遇到在短期诱惑与长期战略二者之间选择的难题。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谈到华尔街投资的特点时说,华尔街投资都是短期偏好,把上市公司拉来转圈,因为短期偏好是变的,今天这个明天那个,公司为了融资,为了股票价格高,为了给分析师留下好印象,让他帮忙说好话,跟着市场不停地变幻,结果好好的企业就被搞乱了。
对上市公司来说,如果企业要业务增长,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以前做过的方式继续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大规模,这样就非常安全。如果企业要转型,那么就会生某种变化,流程、人、产品、市场都可能随之生改变。这可能会让企业变得更好,也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市场的下滑,市场下滑营业额会下滑,一下滑股票就会跌,那时又有几个企业能够挺得住?
这种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同样存在。比如国家“90平方米政策”出台以后,基金经理和其他机构投资者认为房企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政策,造一些经济适用房。但房企会有不同的看法,它们仍然坚持按照目标客户的要求造房子,因为市场分为很多块,都做一类产品是不行的。这时就会出现问题:短期内如果不按这些投资者的要求去做,他们就会把你冷落下来,不买或者卖出你的股票;但如果一味唯他们马是瞻,那全国的房地产公司就都变成一个样了。
冯仑在文章《找准与投资者对话的波段》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上市公司最麻烦,业绩不能波动,可是在一个生命周期里,怎么能够不波动呢?长期增长和短期业绩表现之间的矛盾在上市公司表现得特别明显。
我们究竟是跟着市场、随着投资者的短期偏好走,还是坚持我们的长期战略……一位好的企业领导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企业战略,甚至当这个(长期)战略跟资本市场的(短期)偏好生冲突时还能坚持,这是最不容易的。如果能够跑赢这些普通投资者,证明你的眼光高于普通投资者,这点是很难得的。
由此可以见,在冯仑看来,坚持自己的企业战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即使在长期战略与资本市场的短期投资生冲突时也要坚持下去。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