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东方俊逸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着舒畅了。他很吃惊自己对情绪控制之低,因为每次心中泛起舒畅的身影时,一股生自四肢百骸的麻痒之感总是会随之而生。他真的很想和舒畅约会,享受精神上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无上快感。可是东方俊逸有点不敢。在现在这种非常时期主动约舒畅,简直相当于老寿星上吊――自寻死路。
那天在校园里见到舒畅脸上的异样表情,东方俊逸也隐约猜出了一点东西。他不知道现在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女孩。
虽说那辆575m是东方俊逸的私车,可是在他的感觉中,这辆车是因为舒畅才买的。也就是说,他潜意思是这样认为的:只要舒畅开口,那辆车可以随时给她开,而且不会设定归还的期限。
然而现在却不可能了。
只不过出于本能想要炫耀了一下,没想到这种幼稚的行为却导致575m成为了萧遥的战利品――虽然她暂时还没学会开车,不过那却是迟早的事。如果将车借给舒畅,然后萧遥兴奋地声称自己已经拿到了驾驶证,并且向他索要钥匙……
东方俊逸真的不知道再见到舒畅时应该说些什么。虽然明知这一关迟早要过的,可是他仍然再次选择了驼鸟政策。反正舒畅最近没约他,所以东方俊逸便跑到热火朝天的开发区工地去了。原本只是为了逃避,没想到去了开发区后,东方俊逸却喜欢这个地方了。
开发区每天都在变化。不,不是每天,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挖掘机、吊车、卡车、搅拌机所发出的噪声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来不曾停过,可是有谁在乎呢?
居民会在乎吗?不可能。开发区里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居民。原先的村民要么是得到一笔补偿金,要么就是成为东方农业公司的职工,反正开发区目前暂时还没有真正的居民。
施工人员会在乎吗?怎么可能呢!对于大多数民工来说,能够每天多获得十元的噪音补偿费,就算让他们去听山崩海啸的声音也是乐意的。
没有居民投诉以及其他方面人为的阻碍,开发区建设的速度比正常情况下要快得多。
建筑业并不能够获得高速公路那样的暴利,但是其中所能获得的利润同样是非常惊人的。虽然对开发区的基础建设投资有些大手大脚,不过东方俊逸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暴发户的心态在做怪,而是因为……反正“肉烂在锅里”。
对开发区进行基础建设之前,在那位长老的斡旋下,家族中一家有着足够资质的建筑公司将51%的股份低价卖给了东方投资公司。所以,东方投资公司旗下的东方建筑公司成为了开发区基础建设的总包商。众所周知,总包商吃肉,分包商只是喝汤而已。既然如此,东方俊逸何必还斤斤计较呢。
东方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同样是轩辕家族的成员,这位一脸大胡子的华裔法国人负责整个开发区的基础建设。他曾经负责过与迪斯尼乐园类似的大型游乐场的建设工作,因而对这种规模的开发颇有心得。另外,对于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面,大胡子也很有一套。
东方俊逸以前听说过“深圳速度”,现在他却可以自豪地声称,他亲眼见识到那种神奇的速度。为此,东方俊逸专门聘请了一支专业的摄影团队,将开发区每天的变化都拍摄了下来。虽然到目前为止平地起高楼的景象还没有出现,不过,一座小型城镇的的轮廓却越来越明显,一座崭新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东方俊逸现在每天都开着一辆从汽车租赁公司租来的越野车,在开发区里四处『乱』逛。每看到一处地基完成,一段管道或是缆线被埋好,一段公路浇上了水泥,他都激动得直哆嗦。
是的,东方俊逸有理由比其他人都激动,或者换个说法,他有理由为此而自豪。因为这个开发区就是他的梦想,就是他的孩子!他甚至为没有在开发区动工的第一天就来到这里而后悔不已。这个开发区的正式名称为南北湖经济开发区,不过东方俊逸已经决定将它称之为“桃花源”――当然,只是私底下。
更高的效率自然需要更多的激励。不过额外的激励费用对东方俊逸来说不是什么问题。有了新款茅台所带来的十多亿利润,完成前期的“三通一平”绰绰有余。
因为新款茅台所带来的利润超出了东方俊逸预计的缘故,所以对桃花源的前期投资也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这样一来,除了开发区内的道路和管网能够一次『性』铺设完毕之外,总开发负责人又在开发项目中新增了一条围绕开发区的环形公路。因为桃花源一面临江的关系,这条环形公路不能完全包围整个桃花源,不过这条长达十二公里的公路确实能够使桃花源的交通提高一个档次。计划外新增的环形公路很合东方俊逸的意,因为道路修好后,他便可以利用它舒舒服服地飙车。
除了环形公路处,大胡子负责人还在东方俊逸的要求下设计了医院、学校等设施。毕竟这块开发区只是一块市级经济开发区,它的地理位置不算顶好。如果开发区不建医院、学校这类的公共设施,那么来这儿工作的人想看病什么的,至少必须到十公里外的医院才行。以前东方俊逸曾经玩一款名为模拟城市的游戏。在游戏中,如果玩家一开始开发城市时不建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那么这座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建设成功――因为,这样的城市是无法吸引他人前来定居的。
按照孙小云和江城市『政府』签定的协议,这种公共设施本该由市『政府』来承担。可是东方俊逸实在等不及了,反正国家政策允许私人投资医院和学校,而且东方俊逸真的很希望这个开发区能够快点拥有第一批正式居民,所以他便打定主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就象一个正在快速生长的胚胎越来越象人一样,桃花源也越来越有小型城市的雏形了。这个时候,家族旗下的企业表现出对桃花源极大的兴趣,纷纷向东方俊逸表达了在开发区内投资的意向。继轩辕家庭旗下的企业之后,也有别的一些企业对桃花源表达了投资的兴趣。一个『性』子较急的家伙竟然在“三通一平”尚未完全完成的时候就想提前入驻桃花源。这种情况东方俊逸曾经在模拟城市中见过,他想不到在现实中居然也能见到这种情形。
对于是否批准某个企业入驻开发区的权力(或者说是义务)本该属于『政府』,不过当初孙小云与市『政府』签定的是一份一揽子开发合同,东方投资公司拥有了整个开发区的总开发权。也就是说,从开发的角度看,东方投资公司是总包商,而所有想落户桃花源的企业都是想分一杯羹的分包商。
凡是家族的企业想要到桃花源进行投资,东方俊逸自然是一路开绿灯。至于其余的投资意向,东方俊逸则是亲历亲为一一甄别,然后委派孙小云与那些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商谈投资意向。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东方俊逸自然没打算东施效颦。从张之洞时代起,鄂省就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所以东方俊逸打算依托和发挥江城老工业基地的的优势,在桃花源着重发展现代制造业。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大的劣势,而东方俊逸的背后却有着轩辕家族这个强有力的靠山,因而东方俊逸对高新技术产业也挺感兴趣。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