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按不同时间采访过几位在不同方式下的高考受害者,他们的不平与悲愤经历典型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共同遭遇。ww
第一位是汪海潮先生,他现在是上海绿谷集团公司的副总裁,生意场上玩得非常得手。我们是在共同作为北京电视台一个节目的嘉宾时认识的。汪海潮恢复高考后曾第一批参加考试,这位从小吃尽苦头的农家子弟当年听说可以通过考试上大学的消息后,把地里干活的铁锄往田头一扔,飞步到过去的同学那儿借来一大包没头没尾的旧书就啃。后来他感觉非常好地走出了考场,但却一直没有等到入学通知书。他心急如焚地跑到教育局问,人家告诉他:你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历史上有问题?汪海潮一听就像瘪了气的皮球——那时候政治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第一把尺子,汪海潮对那个教育局干部呸了一声,就誓永远不再参加高考了,因为他后来得知正是他的社会关系有历史问题,而白白将自己获得的一个好大学送给了另一位掌权的领导子女。汪海潮幸运的是第二年意外地获得了解放,邓小平同志及时现了恢复高考后所出现的这一问题,一笔把注意考生政治表现和社会关系这一条从考生条件中给划掉了。
第二位是河南王光明先生,他现在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当老板。王光明本来是学文科的,大学毕业后才改行。他改行是因为那年高考录取中出了几乎让他生命毁灭的倒霉事。王光明参加高考是在80年代中期,那时高考已经相对规范,但竞争比开始几年更激烈,特别是像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每年的高考就是几十万考生的一场生死大战,王光明是其中的一名考场士兵,他报考的是河南大学中文系。河大在河南学子心目中算是圣殿般的地方,谁要是能考进去,就意味着毕业后可能跨进河南或者郑州的省府、市府里当干部呀!王光明考得不错,考分高出河南大学录取线30多分,母校的老师都为他高兴,因为他所在的小山村里能考上河南大学就算状元了。然而这一年王光明没有等到河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等到了第二志愿的外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录取书。问题恰恰出在普通人并不了解的这个铁幕后面。他后来为此事跑到已经开了学的河南大学新生班调查过,了解到有几个学生的考分成绩在他之下,可人家为什么就进了河大呢?王光明因此不服,把那张外省的录取通知书往口袋里一塞,独自到县上、到省里的高招办,想问个究竟。那些高招办的老师不是躲着他,就是用属于保密搪塞他。王光明就是不服,到省政府、省教委上访,也有领导给他批示,可最后还是查不出到底为何他王光明没被河大录取。几个月过去了,王光明一无所获,外省的师范学院也因为一直没见他报到而取消了他的学籍。之后的王光明上广东打了一年工,与王光明同宿舍的一位甘肃籍小范师傅说,我的况与你一样,为什么考上了没有被录取?那是人家在调档时做了手脚,比如你们河大在你们地区录取10个名额,按道理是论考分排队,但是有人与招生办的人有关系,他们就可以把分数在后面的人调在分高的人前面,就像排队买东西时有人夹塞了,挤掉的当然是像你我这样一没关系、二没权势的平民百姓嘛!王光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王光明气得咬牙切齿。小范师傅则笑道:这还只能算高考不正之风中的小动作,大动作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王光明第一次从打工兄弟那儿听到了一些地区的考官和真官们互相串通一气,营私舞弊的种种触目惊心的传闻。想到自己的不幸经历,王光明此刻竟有了改学计算机的念头。他有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录取提档要是用计算机处理,谁想做小动作将一查就清。两年后,王光明真的考进了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他感到欣慰的是不仅自己重新考上了大学,而且现在的高考录取中的提档等程序都实现了计算机操作,使得那些想利用职权做手脚的人,再也不那么容易得逞了。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众多王光明式的不幸遭遇得到了有效的避免。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