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梅兰迎福 > 84

84

.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8)

85.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9)

86.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10)

87.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11)

88.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12)

89.第八章权­色­交易飞黄腾达(13)

90.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1)

91.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2)

92.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3)

93.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4)

94.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5)

95.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6)

96.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7)

97.第九章贤弟蒙冤难兄救危(8)

98.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1)

99.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2)

100.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3)

101.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4)

102.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5)

103.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6)

104.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7)

105.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8)

106.第十章再施­奸­计­鸡­飞蛋打(9)

107.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1)

108.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2)

109.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3)

110.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4)

111.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5)

112.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6)

113.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7)

114.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8)

115.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9)

116.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10)

117.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11)

118.第十一章隐情告白喜极而悲(12)

119.第十二章生意兴衰亲人离世(1)

120.第十二章生意兴衰亲人离世(2)

121.第十二章生意兴衰亲人离世(3)

122.第十二章生意兴衰亲人离世(4)

( 整组会其实就是批判会,与文革批斗会不同的是,整组会不捆绑、不挂牌子、不戴高帽子。ww可一旦成为反面典型,就几乎夜夜开你的会,没完没了地交代,没完没了地审查和批评教育,也让人够受的。陆迎福被树为典型之后,已经被审查教育了两个多月,像癞蛤蟆垫板凳,死撑硬挨着,不但没终结的迹象,反而一再升级,整组会由党员扩大到群众,由小队开到了大队。

以根繁育的竹子一般是不开花的。就像麦子开花结穗而枯黄、人乐极生悲而出事一样,竹子一开花就把自己开死了,竹子一开花,人就要背时,就要倒霉。陆迎福清楚地记得,刘翠花出事和他逃丁的那年,屋后的一园竹子就张张扬扬地开过花,一园茂茂盛盛的竹子就那么莫名其妙地随着花开花落而变黄而枯萎,最后就齐刷刷地枯死了,枯成了一园­干­竹子,连根都未能幸免。之后,人小心翼翼地过活,却还是一连串地出了好多事。可今年春季,屋后的一园手腕粗酒盅粗的竹子竟又张张扬扬地开起了花。陆迎福每每看到开了花的竹子,心里就不由地一紧:这怕又是一种不好的兆头。

大队的整组会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开了十多次了,今日陆迎福又被通知去检讨和接受批评教育。出门的时候,他看了一眼竹园,竹子就像害着大病,一夜之间就全都开始变黄了。ww

到了大队,各小队的典型已被集中在大队部,又一场更大规模的整组会即将开始。事先,大队支书韩少华不同意这么弄,说:批评教育已弄了这么长时间了,再扩大升级怕不好。肖德弓没好气地说:咋不好,资本主义苗头不批倒批臭,随时都会生根、萌芽、泛滥,腐蚀党员群众,瓦解社会主义墙脚。韩少华说:人家靠苦力挣钱,没多吃多占,没坑蒙拐骗,更没偷没抢,我看咱们这么弄是有些过头了!肖德弓还坚持己见:批评教育主要是思想斗争,灵魂深处革命,一没捆他,二没打他,过啥头了?肖德弓不但不收敛,反而在组织这次批判会时,还请了公社党委书记王清源来参加。

王清源是樊家公社原党委书记王立鼎的长子。王立鼎文革被打倒抑郁而死后,王清源高中毕业被任用为县委办公室秘书,不久前才被调任樊家公社党委书记。

陆迎福作为寨东头号典型,被勒令站在会场前面,最先接受批判。肖德弓作一番动员后,部分­干­部群众拿着事先写好的稿子,轮番上纲上线地批判。年轻得像大学生模样的王清源书记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作着笔记。末了,将钢笔往本子上重重地一撂,起身离开桌子说:

听起来,陆迎福的主要问题就是贩了猪娃子,熬了芒硝,挖了草药,卖了烟叶子,挣了一两千块钱,手头松活些了,日子比别人好过些了,在生产队冒了尖了,是不是这样啊?

肖德弓说:是这样。

那他耽搁没耽搁队上的事?

没有。

他动没动保管房的财产?

没有。

他占没占公家啥便宜?

没有。

他损害没损害群众利益?

没有。

王清源手拍了一下桌子:那他这些问题算个狗屁问题!咱没毬事­干­了,抓住这些问题不放有何意义?

肖德弓这……这……地噎住了,说不出话来,像腊­肉­的一张脸更加猩红如血。

王清源坐下来,喝一口茶,缓和了口气说:哪家锅底没有灰啊?请问在座的各位谁没卖过烟叶子、卖过辣子、­鸡­蛋、核桃、柿子­干­啥的,自家生产的农特产品拿去换点钱,补贴家用,有啥错嘞?再说,从这个集镇上买点东西背到另一个集镇上去卖,用时间和苦力赚点差价,这就是投机倒把了,就是资本主义了,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我上高中时期,父亲被迫害致死,母亲病重住院,没人供养我上学了,为了把高中念完,我每个周末都到农家收­鸡­蛋、收核桃、收柿子­干­、收烟叶子到集镇上去卖,分分毛毛地积攒着供养自己上学,这就是资本主义了?不沾边嘛!他陆迎福做点小生意,挣点辛苦钱,一没损公,二没侵害社员利益,他就能搞成资本主义?不可能嘛!听说你们还要给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个好好的老党员老保管,“文革”中吃尽了苦头,落下了残疾,现在你们又见不得他安闲了,又要寻他的事,要整他的经,变着法子折腾他折磨他。“文革”几年把多少人折腾垮了,折磨死了,还敢折腾!还敢折磨!人整人的事不弄会咋了?我就不信,不弄人整人的事咱日子就没法过了,社会就不能前进了……

123.第十二章生意兴衰亲人离世(5)

( 肖德弓本想弄点政绩给新上任的王清源书记看的,却没想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一脸尴尬满腹惶恐地跟着书记回到了公社……

71

大队召开整组会的当儿,郭哑巴去西口镇买了毛铁和打草鞋用的龙须草回来正好从大队部门前经过,就伸长了脖子从木格窗户往里瞅,见到了一些人正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手舞足蹈地批判陆迎福的景。郭哑巴心里一紧,就折身失急慌忙地回上碥。来到陆家庄,一见着正在院前核桃树下洗衣裳的丁成秀,就红脖子胀脸哇哩哇啦地比画着说大队一伙人正在欺负陆迎福。丁成秀在捶布石上用­棒­槌槌着皂角,见哑巴这么一比画,人就瓷在了那里,手上的­棒­槌就哧溜到了池底。半会儿才抬起头自自语:不是再不斗他了么,咋又斗?就起身比画着细问况,问着问着,愤怒的脸就由红变白,由白变青,浑身抽搐颤抖起来,不一会儿,人就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哑巴惊恐万状,又束手无策,哇哩哇啦地喊着人,整个陆家庄却没见一个人影,便急忙将人抱起放在里屋炕上,使劲摇了摇没动静,就又魂飞魄散飞也似地跑向下川。

大队整组会散会后,准备回上碥的陆迎福刚一上路,走了没多远,迎面就见郭哑巴失急慌忙地朝自己跑来。哑巴哇哩哇啦地一阵比画,陆迎福明白了意思,就和哑巴一前一后急火火地赶了回来。就见女人睡着了似的躺在炕上,儿子陆晓仁、儿媳刘凤娥和女儿陆和姊陆善妹,还有四叔、四婶、杨巧凤和陆小狗全聚在炕前疯似的拼命摇拽着哭喊着。陆迎福急忙折了桃树枝子跳上炕,用柳簸扣在女人头上一阵紧似一阵地抽打。他晓得自己女人自那年闹春荒昏死过去后,就得了癫痫病,一受刺激就周身抽搐抖,不省人事。“文革”中,他挨批斗那阵,还又死过好几回,所幸都在人们施救和呼喊声中苏醒了过来。可这回人是真的走了,任凭他又是死劲掐人中,又是用桃树枝子拼命抽打,一屋子人喊哑了嗓子,也没把人挽救过来。

陆晓仁抹着眼泪一转身,见郭哑巴哭丧着脸扶着门框站在门口,上去拽住衣领就给了两拳。哑巴一个趔趄倒在地上,爬起来哇哩哇啦地辩解:我没­干­啥哈哈事,我要对你娘起了歹心,我就不是娘养的!我就是地上爬的!我就不得好死!陆晓仁不听他解释,扬手还打。陆小狗也上去帮忙,把郭哑巴直打得鼻青脸肿,晕头转向。

陆迎福听见门外有动静,扭头一看是儿子和小狗在打哑巴,急忙从里屋出来制止:混账!你们打他做啥?陆晓仁气愤愤地说:我从坡上回来,看见他从我屋失急慌忙地跑了,我赶紧回屋一看,我娘不省人事地躺在炕上,一定是他狗日的惹的事。陆迎福抹了眼泪说:不怪他,不怪他,他只不过是好心传了话,你娘受不了刺激,一着气才又犯了病的,你也不是不晓得你娘有这毛病,着不得气。叹息一声,又说:要怪,就怪你父亲吧。那年闹春荒,她去库房借粮我要借给她,她就不会得羊角风,“文革”中我要是不挨批斗,她就不会受那多刺激而加重病,这回我要不长资本主义尾巴,不成为反面典型,她就不会再着那么大的气,也就不至于这么要了她的命。说到底,都是你爹惹的事,是你爹把你娘害了!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出来。陆晓仁和陆小狗这才住了手,转身呜呜地哭起来。郭哑巴也跟着呜呜地哭了。

丁成秀睡的棺材,就用了那年给陆迎福做的那副一直靠墙放置在堂屋的现成棺材。人们挪开棺材上面放置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家什,抹去上面厚厚一层灰尘后,将棺材挪至堂屋中央。入殓时,陆迎福对人说:这副方子本是那年我害大病时给我做的,我病好了,活过来了,没睡上,成秀当时竟然说,“你这回不睡呀,往后怕就轮不到你睡了。”转而又面对灵柩嗔怪道:娃他娘,你咋要这么早就撂下我们走了?你说你什么不能争,偏就要跟我争着睡这副方子?说完,不禁凄然泪下,难以自已,爬在灵柩上,极其悲恸地号啕大哭……

124.第十三章边防探子军旅奇闻(1)

( 72

陆晓义报名参军了。***喜事暂且冲淡了亲人去世的悲凉。

这么重要的事,按说,儿子是应该事先向父亲征求意见或打声招呼的,但已经参加了工作的陆晓义直到通过了体检和政审,拿到了县武装部的通知书而即将入伍时才急忙回来向父亲报告消息。他这么自作主张,先斩后奏,当然是想给父亲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过: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一心想当毛家兵,却最终没当上。如今儿辈来实现梦想,父亲不会不高兴的。果然,陆晓义回来将入伍通知书往父亲面前一呈,父亲先是一惊,继而眼睛一亮,不由地扬手在头上抹了两把。他当然晓得,这是父亲激动或高兴时的一种习惯动作。父亲说:行啊,晓义!咱陆家人到底当上毛家兵了!

临走时,父亲把他从家里送到大队,从大队送到公社,从公社送到区上,就那么随着高举“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标语敲着锣打着鼓的人们,一程送一程,一直送到了县上,看着他换上了军装,送新兵的大班车出了县城,才离开县上返回。

当上毛家兵,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光荣是光荣,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陆晓义当兵第三年后的一天,陆迎福突然接到部队来的电报——陆晓义出事了!陆迎福按照部队的指点,乘民航到乌鲁木齐,又从乌鲁木齐搭军用便机,火速赶到部队,躺在陆军医院的陆晓义正处于昏迷状态。部队长向陆迎福报告了陆晓义出事的过程和事迹——

身为班长的陆晓义,奉命率领一个班修筑地下工事。那天,陆晓义将一班人分为地面地下两部分,他带着四名战士在地下作业面作业时,突然出现塌方,将他和其他战士全埋了。陆晓义拼命爬出来,却没有离开作业面,不顾伤疼返身搬石头,挖浮土,快速抢救战友。几名战友一死三伤,被全部救出送出坑道后,陆晓义正欲撤离,这时又突然出现二次塌方,将陆晓义埋了……

部队长讲述了出事过程后说:陆晓义是舍己救人,光荣负伤,表现很勇敢。我们将总结他的事迹,号召全团官兵向他学习。陆迎福痛苦而又欣慰地点着点头说:他是军人,是班长,他应该这么做。何况他舍己救人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不是头一回?以前他……部队长极感兴趣地问。

那是半年前晓义第一次回家探亲的事。陆迎福说,他回家的那几天,大队正组织社员每天利用晚上时间修筑简易公路。晓义也主动前去参加义务劳动。第三天晚上劳动了几个时辰后,在淡淡的月光下,全体人员一溜溜蹴在作业面休息。晓义和两名社员边休息边聊着天时,突然身后的岩层出声响,机敏的晓义心里一紧,起身大喊:不好了,要塌方了!然后张开手臂猛然将左右两边的两名笨拙而又愣的社员推出老远后,自己才撤离。这时,还没等两人爬起来,就听“轰隆”一声,塌方下来了,将原来他们坐的地方埋了几米深。人们将只是腿部受了轻伤的仍趴在塌方侧旁的两名社员扶起时,心惊­肉­跳地说:好险啊!假如你们还坐在那里,假如晓义没将你们推出危险区,你俩怕就没命了!

陆迎福说完,部队长赞叹道:真是好样的,他回来可对谁都没提过这事。陆迎福说:他晓得他是军人,应该这么做。

军医大致描述了伤后说:幸好二次塌方没有巨石下来,没有造成肢体重伤,但沉重的土方塌下来,像闷棍一样,已致他重度脑震荡。如果一直昏迷不醒,就可能成为植物人。陆迎福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立刻写满了焦虑。但他镇静一下,说:晓义很坚强,他不会就这么趴下的。在旁的医护人员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陆迎福日夜守候在晓义床边,不时地拉着儿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儿子,你醒醒!晓义,你醒醒!千万记住,要当英雄,不当狗熊!要当英雄,不当狗熊!

要当英雄,不当狗熊!这句话,是陆迎福在陆晓义五六岁受重伤时为了鼓励晓义而说的——

125.第十三章边防探子军旅奇闻(2)

( 那天,是端午节,一家人吃了用新下来的米麦面擀的面片。饭后,一家人都去忙地里的活路去了。或许是油盐重些,晓义想喝水,见灶膛红火炭里煨着铜水壶,翻开壶盖一看,水已经开了。但他无论如何拿不动一壶又重又烫的水,便灵机一动,用火钳夹住铜水壶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往出挪,一寸一寸,好不容易挪出了那么四五寸时,水壶竟突然翻在了灶堂里,滚烫的开水夹带着红火灰像火山喷,“轰”地一声冲出灶膛,冲向来不及躲闪的陆晓义的脸庞。幸好,眼睛出于本能,在红火灰向他面部猛烈冲击时闭住了,但面部却被严重烧伤。

大人们听见凄厉的哭声,急忙跑进灶屋抱起倒在灶门口的陆晓义,现红火灰已像乱泥一样厚厚地覆盖了他一脸,看上去像个赃污不堪的蚂蚁窝。陆迎福急忙去下川请来陈先生,陈先生去山上拔来各样草药,用嘴一点一点嚼成泥状,然后小心翼翼地清除了脸上的污垢,将绿油油的草药像膏药一样糊在晓义脸上。

临走,陈先生交代:千万不要用手抓脸,一抓将来脸上就是疤子。可脸上偏就火辣辣地又疼又痒,晓义总忍不住想用手去抓去挠。陆迎福背着哭泣不止的晓义边转着山分散他的注意力,边反复哄着说:晓义坚决不抓脸,要当英雄,不当狗熊!晓义要当英雄,不当狗熊!晓义就记住这话,脸上每每灼烧奇痒时,心里就念叨父亲那句话:要当英雄,不当狗熊!要当英雄,不当狗熊!就这样,直到换过四五次药,灼面完全痊愈,晓义竟没抓没挠过一次。ww脸上也没留下任何疤痕。

十几年过去了,那句话陆迎福是早就不记得了。但不知为什么,此刻,守在儿子床前的他就又脱口说出当年同样的话来。而陆晓义也似乎还记得那句很管用的警句,熟悉的声音仿佛在他的心灵开始渐渐复苏。终于,一个星期后的一天,陆晓义在父亲的反复呼唤声中,极其缓慢地睁开了眼睛,微弱而又坚定地重复那句话:要当英雄,不当狗熊!要当英雄,不当狗熊!陆迎福猛地抬起手,在头上狠抹了两下。瞬间,目光拥抱着目光,笑脸对着笑脸。陆迎福伸出大拇指:晓义真的是英雄,不是狗熊!眼泪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在旁的医护人员也都欣慰而又感动地抹着泪水。

73

三年后,已当上军官的陆晓义在部队结了婚,成了家。陆迎福被儿子邀请去部队看看。

陆晓义所在的部队,驻守在昆仑北麓、塔克拉玛­干­南缘的那片广袤浩瀚的大戈壁上,号称“中国空军最边远的团队”。从内地到新疆,通常要坐三四天火车,才能达到乌鲁木齐。而从乌鲁木齐到陆晓义所在的南疆部队的路程,几乎比从内地到乌鲁木齐更遥远。如坐汽车从地面走,通常需要七八天才能达到。陆晓义入伍时,就是那么一天一个兵站地沿着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搓板路往前挪,整整挪了八天才到达目的地。幸好,各军区空军常有军机去南疆执行任务,如赶上时机,探亲的军人及其家属就被允许乘军机前往。陆迎福达到乌鲁木齐后,原本是要从地面走的,陆晓义硬让等便机,陆迎福便等了三天,正巧就有军机去南疆。

机上共有三十余人,除了几名执行任务的军官和机组人员,其余全是来自各地前往部队探亲的军人家属。而军人家属里面又多半是军人的妻子或者未婚妻。

坐在陆迎福身边的两位女子,一位叫小爽,西安人,是一名军官的未婚妻。长得白皙漂亮,一看就是大城市养育的女孩。男方早就打算回西安结婚,却因执行任务而一再推迟婚期。于是小爽便主动提出去部队结婚。另一位显得有些粗犷和肥胖的女子叫小云,家住东北,是一名志愿兵的妻子,带着一个约有两岁多的显得很可爱的小男孩。几个小时的飞机旅程,陆迎福和两位女子已经混得熟了,知道两位女子都是头一回去部队,也是头一回坐飞机,对一切都很好奇。小爽说:没想到他们部队这么远,到了新疆,就像到了异国他乡。小云说:比到异国还远呢。从我们家坐车一两个小时就到俄罗斯了,可我这回来部队一路坐汽车乘火车,已经走了十多天了,还在半道上。陆迎福说:可不是么,从大东北边疆到大西北边疆,万里之遥呢!不过,坐上这飞机还算好,八天的路四五个小时也就到了。你要从地面走,那个罪可是够你受的。听我儿子说,去南疆的路况很差,全是搓板路,硬是能把你骨头都颠散架了。小爽说:那就别从地面走,就坐飞机呗。陆迎福说:飞机可也不是经常有的,有时你等十天半月都等不到,还得从地面走。而且既就是遇上飞机,也不见得能遇到好飞机。有时可能会是很大很大的波音、三叉机,有时可能会是很小很小的直升机或小运五。我们坐的这飞机是安—24,是中型大小的飞机,还算舒服。坐运五可就没这么好受了,没坐过你想坐,坐上去了你就后悔了。我第一次去部队坐的也是安—24,返回时坐的就是小运五,你一上飞机,飞行员就会垫好褥子让你躺下,并且提一只桶放你身边。过一时半刻,你就晓得­干­啥用了,就是让你吐。吐得昏天黑地,翻肠倒肚,最后没啥吐了就吐胆汁胃液。那滋味,真恨不得让飞行员开了舱门跳下去。

126.第十三章边防探子军旅奇闻(3)

( 两位女子欣然说:那我们的运气还真不错,到乌鲁木齐等了一个星期,到底等到了飞机,还是一架不小的飞机。***陆迎福点点头说:运气是不错,少受多少罪呢!三人都笑了。

飞机达到南疆空域时,有人喊:快到了!快到了!于是军人家属们一下活跃起来,纷纷拉开机窗窗帘,从圆圆的窗口往下看。有人指点:那是机场,那是部队基地营房。陆迎福也欣然张望。就见浩瀚的大戈壁上坐落着几座像砖块一样的营房,飞机场像纸剪的长形方框铺在沙盘上,显得格外黄白分明。

飞机开始盘旋着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时,地面突然起了沙尘暴。不一会儿,机窗外便一片昏黄,什么也看不见了。飞机请求着陆,塔台报告,地面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场道灯全部开启也无济于事。于是飞机拉升到沙尘暴上空,机组人员聚在一起紧急商量返航,但经过计算,机上油料有限,即使返航到最近的阿克苏民航机场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飞机只好在沙尘暴上空盘旋。一位军官拉开舱门出来,大声说:机场气象恶劣,不具备降落条件,请大家保持安静,耐心等待。

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地面气象状况毫无改变。暂时沉默的人们都焦躁不安起来,谁心里都清楚,飞机耗完了油料而落不了地,或者落地了,落的不是地方,偏离或冲出了跑道,后果意味着什么。女人们都啜泣起来,几个小孩也吓得哇哇直哭。陆迎福心里也直捏着一把汗,巨大的恐惧和焦虑感一阵阵袭上心头。但他还是尽量镇静着自己,不时地安慰着身边的两位女子:别害怕,沙暴会退去的,长正在想着办法,我们一定会见着亲人的。但机舱内开始出现躁动局面,人们哭的哭、喊的喊,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死亡线上挣扎。陆迎福坐不住了,起身走近机舱头部,敲了一下机舱门,一名军官将门开了一条缝。望着那张凝重的脸,陆迎福说:你们得赶紧想办法呀,一飞机人呢!他们可都是千里迢迢去部队探亲的军人家属啊!总不能这么等着灾难生吧!说完,觉得自己话太冲,就又说:对不起,我不懂得飞行,可眼看就要出大事了,大伙急啊!军官没有语,紧抿着嘴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他的请求。陆迎福随即关了舱门。

这时,小云抱起孩子突然冲向机头,使劲拍打着飞行舱门大声哭喊:你们不能想想办法吗?就让飞机这么摔下去啊!我死了没啥,可孩子咋办?可怜可怜孩子吧,我孩子两岁多了,还没见过他爸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他爸交代啊……又几名家属走过来,一起边拍打着飞行舱门边连哭带喊地吵嚷起来。陆迎福急忙张开双臂拦住,大声说:不敢闹!不敢闹!千万不敢闹啊!飞行员需要镇静。我们一闹,等于帮倒忙,飞行员就慌了,就更容易出事。听我一句话吧,都回座位,长正在想着办法,我们一定会见到亲人的。大伙稍稍稳定了绪,各自回到了座位。但哭泣和吵嚷声仍此起彼伏。过一会儿,那位军官走出舱门,大声说:请大家安静,不要惊慌,地面部队正在想办法,我们一定确保大家安全。整个机舱终于安静下来。

约莫又过了十几分钟,那名军官又出来大声说:报告大家好消息,地面部队启动了紧急方案,调来了四台巨型超大功率探照灯,飞机完全可以安全降落。大家顿时激动地跳了起来,又急忙趴在机窗向地面张望。就见两道被沙尘严严笼罩成昏黄的巨大的倒躺着的光柱,顽强地穿透了像夜一样漆黑的机场。看到这希望之光,生命之光,几乎人人都激动得直抹泪水。

飞机大幅度降低着高度,但隔着厚厚的沙层,只能看清昏黄的光柱,依然看不清跑道。地面指示:沿着光道飞,就当光道是跑道。飞机就稳定在空中调整角度,对正了光道。

随着地面沉重地一顶,飞机落在了跑道上,接着拽着巨大的轰鸣声向前冲去,在释放完了惯­性­之后,像鹰一样在离跑道头仅剩一米的地方嘎然停住了。好玄啊!空勤地勤和搭乘便机的家属们像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而胜利了,顿时松了一口气,一起欢呼起来。

127.第十三章边防探子军旅奇闻(4)

( 到达机场,陆迎福一走下悬梯,就东张西望地从人群中搜索着来接他的人。ww然而,前来接机的人并不是陆晓义,而是陆晓义的战友和妻子。

爹,你找谁啊?我们就是来接你的,我是你儿媳­妇­。陆晓义的妻子吴慧玲笑着说。

陆迎福愣神过来:哦,慧玲。晓义他没来?

陆指导员奉命执行紧急任务去了,今天早晨才出。陪同接机的军官说。

您来了他却走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有向长报告有亲属来队。吴慧玲进一步解释说。

陆迎福直点着头:没啥没啥。他是部队的人,理应服从命令。

陆迎福住下后得知,陆晓义这次去执行的任务很特殊,是赴昆仑深山搜寻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和飞机残骸。ww中方本批次援助巴方十二架歼七战斗机,奉命接机的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在中方机场驻训一个月后,驾机转场回国。但转场这天,十二架飞机从中方机场分四批次起飞后,呈三角形编队飞行到达巴方机场时,却只有十一架,一架神秘失踪。中巴双方地面空军雷达在各自国度紧急搜索,荧光屏上没有任何迹象;指挥官急切呼叫,几乎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任何回应。显然,飞机在昆仑山中巴边境失事了!由于地处冰山雪域,环境异常恶劣,气候变化无常,中方空军派多批次飞机低空搜寻了几天无果。后又组成若­干­小分队带着电台和­干­粮徒步进山分区域搜寻。三天后,其他各分队已按指令陆续返回预定地点,陆晓义负责的分队却失去了联系。人们的心像气球升空,一下悬了起来。

74

陆晓义率两名战士徒步在规定区域搜寻至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仍然未现任何迹象。三人极度失望地决定撤回基地时,突然一名战士大喊:快看,快看,那是什么?陆晓义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兴奋地说:飞行座椅!三人迅速跑去,就见飞行座椅犹如着陆于月球上的飞行器,孤零零地躺在光秃秃的山坡上。座椅在此,飞行员应该不远,三人立刻展开搜索。不一会儿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沟里找到了巴方飞行员。但人却早就死了。

原来飞行员跳伞成功,却因跳伞高度不够,降落伞未能充分张开,飞行员着地时腿摔断了。当夜又遇风雪恶劣天气,飞行员又疼又冷又饿,自知无法逃生,便掏出手枪,朝天放了三枪,然后爬进附近的山沟,用伞布将自己裹起来,躺在避风处,一任死神夺去了生命!三人解开伞布,就见逝者皮肤黝黑,形容消瘦,但很英俊健美。其证件显示,逝者的姓名是:mr。ranamuhammadlatif(中译名拉纳-穆罕穆德-拉蒂夫),三十二岁,身高1。78米,体重66公斤,空军少校。证件里夹着一张他与妻子及女儿的合影照片。妻子很漂亮很清爽,是巴基斯坦国度那种美女型的少­妇­;女儿一岁多,长得很甜而又水灵。陆晓义叹息一声,将证件放回衣兜。三名军人肃立一旁,向这位异国空军战友行了军礼之后,复用伞布盖住拉蒂夫,然后又返回飞行坐椅着陆的那座山头侦察飞机残骸。

茫茫昆仑,山峰林立,白雪皑皑。那座山头的正前方数千米,一座大山像铜墙铁壁高耸于眼前。陆晓义察看四周地理环境后,分析判断:飞机失事前,正常飞行高度应在六千至一万米空域,再过几分钟,飞机就将进入巴方领空,拉蒂夫少校就将和其他战友一起圆满完成本次接机使命。然而,因故障或飞行员­操­作失误,飞机像受伤的小鸟突然从正常高度急速下降,急之下,拉蒂夫少校奋力拉高,飞机却像断了线的风筝完全失控。他清楚地意识到,飞机无论如何无法飞越前面那座大山,于是他按下按钮,果断跳伞,拉蒂夫少校连同飞行坐椅一起落在了山头上,飞机像箭一样继续向前冲去,轰地一声撞在了大山的半山腰上……

陆晓义这么推测后,用望远镜察看前面的大山,大山已被白雪覆盖,看不出任何迹象,便率两名战士走下眼前的深谷,又从深谷爬上大山仔细搜索。果然,飞机残骸就在半山腰上。至此,飞行员和飞机残骸已全部找到,接下来的任务是必须尽快将况报告上级。两天前,报话机就显示电力微弱,陆晓义就一直关机,留下有限的电源,以备关键时刻再用。此刻,陆晓义又一次打开报话机,喊到:

128.第十三章边防探子军旅奇闻(5)

( 报告101长,我是猎鹰!我是猎鹰!我已现目标,飞行员已找到,飞机残骸已找到!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