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 4.多元化经营才能不被淘汰(1)

4.多元化经营才能不被淘汰(1)

( 稻盛和夫说:“为了实现中小企业向社会中坚企业的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支撑企业展的主力产品再多开出几种。***这样的经营多元化是企业展的要诀。”

­精­彩解读

所谓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向其他产品或其他行业展。多元化经营在日本有悠久的历史。明治时期,在日本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就已经实行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稻盛和夫很早就开始考虑事业多元化的问题。在日本电影《乱》中,老城主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对儿子们说明团结的重要­性­: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三根筷子绑在一起就能抵抗很大的外力。稻盛和夫常用这个事例来说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他还说:“为了实现中小企业向社会中坚企业的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支撑企业展的主力产品再多开出几种。这样的经营多元化是企业展的要诀。”他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率领京瓷公司一步步走向辉煌的。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的产品是给松下电子制作的用于映像管上的u形绝缘体。ww稻盛和夫认为映像管很有展前景,还想把这种u形绝缘体推销给东芝、日立等大公司。另外,映像管是真空管的一种,作为真空管上使用的特殊绝缘体,还可以在收音机上广泛应用。所以,京瓷公司当时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这种绝缘体的生产和销售中,并且也获利不少。然而,由于技术的迅速展,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很短。没过多久,映像管就被晶体管代替,另一方面,在还需要映像管的地方,也进行了技术革新,不再使用绝缘体,而是直接用绝缘材料来制作。制作方式很简便,成本也更便宜了。稻盛和夫认识到,必须多元化经营,才能使企业的生命力长盛不衰。于是,他认识到,必须在多方面应用陶瓷技术,企业才有长远的展。可见,多元化经营的方针来源于稻盛和夫对现实冷静的观察和分析。

真正让京瓷公司确立自身地位的产品是集成电路的陶瓷包装。尽管世界陶瓷包装市场曾几乎被京瓷独占,但稻盛和夫却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产业的前景并不乐观。1980年,稻盛和夫对采访他的作家指出:“京都制陶的陶瓷包装占全世界市场的60%左右,营业额约800亿日元。就算将来的市场再扩大,充其量也只能到现在的五六倍。”他又说:“正因为这样,我才下决心开能给我们新希望的产品。”对公司前景的担忧是稻盛和夫选择多元化战略的最初动因。在实行多元化时,稻盛和夫先从自己熟悉的陶瓷技术和结晶技术入手。

天然绿宝石结晶程度非常差,但是售价却很昂贵。针对这样的缺点,稻盛和夫决定利用陶瓷技术,开人工再结晶绿宝石。经过艰苦的努力,1973年,第一粒再结晶绿宝石终于在京瓷公司的实验室诞生了。和由氧化铝、硅酸、氧化钡等结晶而成的天然绿宝石不同的是,其结晶时间非常短,但结晶程度却非常好。尽管再结晶宝石的制造技术还没有完全脱离陶瓷技术的框架,但已经与过去的产品有了­性­质上的差别。这标志着京瓷在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经过艰苦的努力,再结晶宝石以“稻盛宝石”的名称打进欧美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品牌形象。

1975年,京瓷开始开太阳能电池,并公开人工齿根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陶瓷技术的延伸。从1979年起,稻盛和夫又开始考虑向不同行业扩展。1984年,第二电信电话公司(ddi)的创立标志着他向电信业进军。

京瓷不断扩大消费产品的生产。2002年,西口泰夫在回答《商务周刊》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京瓷的目标是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移动电话等消费产品占公司总收入的60%,电子和陶瓷零部件这部分传统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40%。京瓷进一步多元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智慧小语

多元化经营并不是要随意地开新产品,而是要在自己现有的技术产品之内,研究新的项目。稻盛和夫带领京瓷走向多元化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绿宝石研究。这也是他智慧的体现。只有借助现有的基础,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多元化并不是指什么赚钱就投资什么,企业的多元化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科技为基础。这样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5.维持经营的平衡­性­至关重要(1)

( 稻盛和夫说:“要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极端的‘平衡的资质’。***”

­精­彩解读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经济行为是经营者­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反应。胆大好胜的人遇事积极主动,一开始往往很顺利,但如果没有细致的对事业的理­性­思考,最终结果就很难预料。

在开新产品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对工作效果有很大影响。“大胆而傲慢的人研制出的产品潦草粗糙,胆小怕事的人研制出的产品,又处处体现出不自信。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结果的确很真实地反映出人的心­性­。”稻盛和夫断:“从以往的经验看,锻炼那些胆小怕事的人使他们大胆起来,就会成功。而反过来却很难做到。”的确,让胆大的人变得细心很难,而细心者经过多次磨炼,却可以增长勇气。ww稻盛和夫认为,要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极端的“平衡的资质”。大阪盛和塾的早期成员稻田二千武曾经说:“稻盛塾长令人折服之处,在于他有两个极端,拥有极端的两种要素。稻盛塾长能够将一般人认为像­阴­和阳那样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同时摆到一起,运用自如,掌握着绝妙的平衡。我觉得稻盛塾长在这一点上极为出众。”可以说,稻盛和夫的“平衡的经营”是日本民族特­性­的体现。

“平衡的经营”是稻盛和夫对现实长期思考的结果。在松风工业公司从事产品开时,他身边有一位来自京都的年轻助手。稻盛和夫在工作中经常表露出鹿儿岛人特有的开朗­性­格。每次出现新的实验数据,他都非常高兴。他的助手却面无表,有时还说:“稻盛先生,实验稍微顺利些,您就高兴得又蹦又跳。真正的男人一生可能也不会高兴得又蹦又跳。可是您,一个月内这样的事就有几回。”稻盛和夫听到这样的话,就像被泼了盆冷水。他教育自己的助手要用快乐和感动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他也认识到京都上演过多次政治斗争的历史剧,京都人为此形成了冷静观察、喜怒不形于­色­的个­性­特点。鹿儿岛人和京都人的­性­格正好是两个极端。理解到这一点,稻盛和夫又觉得自己助手那种冷静看问题的方式值得学习。经历了由技术人员向经营管理人员的转变,稻盛和夫依然能乐观地工作,另一方面,也比以前沉稳冷静、善于观察了。

在实践中,稻盛和夫经常巧妙地维持经营中的“平衡”。1969年,京瓷公司接到美国微系统公司多层陶瓷包装的订单。要接受这样大量的订单就必须增设厂房,增加设备投资。在此之前,快捷公司也曾订购大量的多层陶瓷包装,却因为设计变更而中途取消,使京瓷遭受很大损失。如果这次重蹈覆辙,公司就岌岌可危了。京瓷创业初期,除非万不得已,稻盛和夫既不购买新设备,也不录用新职员。他的方针是“物尽其用”,让旧设备充分挥功能。他认为,如果不是特别有助于提高效益,新设备的大量投资会带来风险。稻盛和夫一向谨慎,然而,这次他一改往日作风,决定接受挑战。这种时而谨慎小心、时而大胆决断的做法正是“平衡的经营”的表现。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