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指出,有些考古遗址的克洛维斯文明被估算得过早了。这些遗址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智利南部的蒙特佛得遗址,挖掘这个遗址的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曾在这里定居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克洛维斯文明之前的一千年;第二次是在三万年以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那时的白令海峡很可能是水路,这意味着人类的移居之旅包含着一段航海旅行。考古学家们还怀疑人类当时横渡的可能是大西洋,这批人认为克洛维斯打磨燧石的技术与一万年之前法国和西班牙发展起来的打制石器技术十分相似。
没过多久,对蒙特佛得遗址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准确性的质疑就使人们对先前认为它证明早期人类出现在美洲大陆上的观点产生了怀疑。泥炭沼中保存着蒙特佛得遗址中的棒杆、木桩、矛头和打了结的草叶,但在其他考古学家对发掘地进行考察之前,大多数泥炭沼被推土机推平了。于是,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即使早期人类真的在克洛维斯文明之前以什么方法到过智利,保罗·马丁反驳道,他们的影响是短暂、局部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忽略不计,正如那些在哥伦布之前就占领了纽芬兰岛的北欧海盗。“与他们处于同一个时期的人类在欧洲留下的大量工具、史前器物和洞|茓壁画在哪里呢?前克洛维斯的美洲人不可能像北欧海盗那样遇到与之相当的人类文明。当时只有动物罢了。可他们为何没能繁衍散布开来呢?”
第二点涉及到马丁“闪电站”理论中更为根本的论争分歧。几年以来,关于新世界大型动物的命运最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些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游牧民族是怎样消灭数千万的大型动物的呢?在整片大陆上,光靠十四个射杀动物的遗址难以得出大型动物遭到大屠杀的结论。
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保罗·马丁引起的这场论争依然是科学界的热点。有些人专门致力于对马丁理论的证真或证伪,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树木年代学家、放射测年学家、古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有时火药味十足的论争。不过,他们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马丁的朋友,还有许多是他以前的学生。
作为对马丁“射杀过度”理论的反驳,他们提出的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无非是气候变迁或疾病蔓延,后来不可避免地被人们戏仿为“寒冷过度”或“疾病过度”理论。“寒冷过度”理论的追随者最为众多,但它本身是个杜撰之词,因为“过热”和“过冷”这两个词都遭到了批评。一种理论认为更新世末期经历了气候恶化,随着冰川的消融,世界瞬间进入到冰川期,不计其数的脆弱的动物却并不知道这一点。还有一些人提出的观点恰恰相反:全新世时期气温的骤然升高宣布了毛皮动物的末日,因为他们几千年来适应的一直是严寒气候。
“疾病过度”理论认为,到来的人类,或者陪伴人类的生物带来了病原体,于是美洲的所有其它生物都消失殆尽。随着冰川的继续消融,猛犸的机体组织有可能会被发现,通过分析它们,我们也许能证明这个观点的真伪。这个假设并非空|茓来风:第一批美洲人的大多数后代都悲惨地死于欧洲人到来之后的那个世纪里。只有少数一部分死于西班牙人的利剑下;剩下的都死于旧世界带来的细菌,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细菌的抗体:天花、麻疹、伤寒症和百日咳。单单在墨西哥,西班牙人出现之前估计有2500万中美洲人生活在这里,但数百年之后,这个数字陡然降到了100万。
即使疾病在传播给猛犸和其它更新世巨人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或是通过狗和家畜直接传播,智人依然是罪魁。对于“寒冷过度”理论,保罗·马丁作出了这样回应:“用一些古气候学专家的话来说,‘气候变迁是相当频繁的。’并不是气候不变化,而是它变化得实在太频繁。”
古欧洲遗址表明,智人和现代尼安德特人随着冰层的前进和消退不断地往南往北迁移。马丁说,大型动物也会这么做的。“大型动物身躯庞大,气温的变化不会立即对它们产生影响。它们可以长途迁徙——或许没有鸟类走得远,但是比起老鼠来肯定要远得多。老鼠、狐尾大林鼠和其它小型的暖血动物安然度过了更新世的大灭绝,”他又说:“所以难以相信突然的气候变化会让大型哺|乳动物活不下去。”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