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文学

小马文学正式上线,大家收藏网址
繁体版 简体版
小马文学 > 没有我们的世界 > 第五章 失去的动物种群(3)

第五章 失去的动物种群(3)

粪便的主人是一种沙斯塔地懒。今天,唯一幸存下来的两种懒猴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热带地区的树林中,它们体型很小,也很轻,能够静静地栖息在远离地面的雨林树荫中,因而也远离危险。不过,这团粪便的主人应该有牛那么大。和存活下来的同胞——南美大食蚁兽一样,它们靠指关节行走,用以保护翻寻食物和自卫的爪子。它们体重有半吨,但是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到佛罗里达,它们已经是五种北美地懒中最小的一种了。佛罗里达地懒的大小类似于今天的大象,最重可达3吨。可这不过是阿根廷和乌拉圭懒猴体型的二分之一——它们重达13000磅,站起来比最大的猛犸还要高。

十年后,保罗·马丁参观了科罗拉多河上方大峡谷的红­色­砂岩墙,那个地懒粪球就是在这里采集到的。此时,他对灭绝了的美洲地懒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一种神秘消失的巨型哺|­乳­动物。资料的积累如同分层的沉积物,马丁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理论,他认为地懒的命运将为这个理论提供确凿的证据。兰帕德洞|­茓­中有一堆粪便,他和同事认为,好几代的雌­性­地懒都掩蔽在这里洞|­茓­中,繁衍后代。粪便堆足有5英尺高、10英尺宽、100多英尺长。马丁感觉他进入了一片圣地。

十年之后,野人放火烧了这里,已经变成化石的粪便堆因体积过大,足足烧了好几个月。马丁为此感到惋惜,但此时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论,在古生物学的领域中初崭头角:什么导致了数百万的地懒、野猪、骆驼、大象和二十多种马匹——新世界中所有六十种大型哺|­乳­动物在短短一千年的时间中转瞬消失了呢?

“答案很简单。当人类离开非洲和亚洲,迈向世界其它区域的时候,大麻烦就开始了。”

马丁的理论,不久之后便被支持者和批评者冠以“闪电战”的称号。他主张说,从48000年前的澳大利亚开始,人类每踏上一片大陆就会遭遇大型动物——它们没有理由认为这些矮小的两足动物是个巨大的威胁。等它们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即使原始人类还处于直立人种的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在石器时代的“工厂”中大规模地制造斧子和宽刃刀,比如说,玛丽·利基就于100万年之后在肯尼亚的奥罗格塞里发现了类似的工具。13000年前,当人们抵达美洲时,他们进入智人阶段至少已经有五万年了。他们的大脑比从前更大,不仅已经学会了如何为有凹槽的尖锐石器做上把柄,还知道了如何使用投矛杆——这种木制的工具能够使他们在投掷过程中保持平稳,快速投矛,并从相对安全的距离外准确­射­杀危险的大型动物。

马丁认为,最初的美洲人擅长制造叶状的燧石抛掷尖器,他们遍布北美洲大陆。他们和他们制造的尖器被称为克洛维斯史前人类文明,得名于初次发现的新墨西哥遗址。通过对克洛维斯遗址中发现的有机物质做放­射­­性­碳测试,考古学家现在达成的共识是:克洛维斯人早在13325年之前就生活在美洲大陆上了。不过,他们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众说纷纭:按照保罗·马丁的假说,人类是大灭绝的罪魁,他们­射­杀了四分之三生活在更新世后期的美洲大型动物,当时这里的动物物种远比今日的非洲来得丰富。

马丁得出“闪电战”理论的主要原因是,在至少十四个克洛维斯遗址中,他们发现尖器与猛犸或|­乳­齿象的尸骨放在一起,有些还Сhā入到它们的肋骨中。“如果智人从未进化,”他说,“那么在现在的北美洲,体重超过1000磅的动物将和今天的非洲一样多。”他列举了非洲的五种大型动物:“河马、大象、长颈鹿,还有两种犀牛。我们北美会有十五种。如果加上南美的话,就更多了。”滑距骨目动物长得像骆驼,但鼻孔长在鼻子的上端而不是下端。或者箭齿兽属,看起来像是犀牛或河马的杂交,不过解剖学显示,它们不属于两者中任何一类。”

化石记录显示,所有这些动物都曾经存在过,不过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人们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向保罗·马丁的理论提出质疑:克洛维斯人究竟是不是进入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反对者中不乏美国本地人,他们对任何暗示他们是移民的说法都十分警觉,因为这样会降低他们作为本地人的地位;他们谴责说,他们跨过白令大陆桥而来的说法是对他们信仰的攻击。甚至有些考古学家质疑到底存不存在一条没有冻冰的白令海峡可供人类穿行,有没有可能第一批美国人是通过水路而来,在冰层上一路滑行到了太平洋海岸呢?如果说人类在四万年前借助船只抵达了澳大利亚的话,为何就不可能乘船到美洲呢?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