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文学的春天也复苏到来,《青年近卫军》《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安娜·卡列妮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契柯夫短篇小说集》进入了我的视野。ww《三套车》《红莓花儿开》《卡秋莎》的音乐旋律令我着迷,那么忧郁,那么深沉。
1988年,我考入西安一所成人高校,在三年的汉语文学专业学习中,我理解了《复活》,经过了《苦难的历程》,喜欢上了《死魂灵》。一本散着山野之气的《猎人笔记》,让我感到了屠格涅夫的深邃和华美,他横溢的才华,美丽的忧郁,深深地牵动了我。我吸吮着俄罗斯文学,也想咀嚼到俄罗斯文学的原汁原味。课余时间,我走进校对门的西北大学外语系夜晚俄语班,两年的时间,我学完四大本基础俄语,初尝了俄罗斯文学的甜润,也更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博大。我想,这么伟大的作品,不只证明有深植于对祖国的忠心和对民族忠诚的根,也证明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语的伟大、有力、正确和自由。
文学是语的艺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养育了许许多多集大成的伟大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大小托尔斯泰、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柯夫、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冈察诺夫……要列出伟大的、杰出的俄罗斯的作家和诗人怕是难以完成的。ww伟大的、辽阔的俄罗斯国土深厚的土壤养育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养育了俄罗斯民族的许多伟大的儿子,养育了誉满世界的俄罗斯文学,这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其精华,将为世人所取用。
中国文学养育着我,俄罗斯文学也涵养着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常伴随着书中人物探寻那遥远的地方,掩卷之际,也常用手中的笔,耕耘脚下热恋的土地,到过《西安晚报》、《延河》、《当代陕西》、《陕西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为出版社厚厚的结集凑过份子。笔下不值提,重在有一份愫,有一份开卷和耕耘的希冀。我爱恋这份愫,感谢这份希翼。
(原载1996年6月8日《安康日报》)
涵养人心的俄罗斯文学
1924年,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带着特异的经历和一身泥土气息,从湘西走上文坛,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就是沈从文(1902。12。28—1988。5。10)。这位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以休芸芸笔名表文章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基本终止创作,曾先后出版过七十余种文集。其作品的质和量,在现代文学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这位风格独异,艺术上颇有特色和成就的小说作家和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曾被时代冷淡过很长一个时期。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关注他以及他为人们构造的他那个文学世界。他的小说品类繁多,却以描写家乡风的湘西小说最富于特色,而在湘西小说中,创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又是一部受人特别推崇的作品。《边城》的问世,意味着沈从文建造的文学世界整体构架的基本完成,《边城》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篇什。
“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
作者在1945年曾在《看虹摘星录·后记》里写道:“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沈从文这一对文学与人生的理解,
也是对《边城》的极至诠释。作品将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挟裹在平静的叙述里,向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恋爱故事:湘西边城茶峒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碧溪岨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按照当地的习俗,两兄弟是否会为了翠翠动刀子呢?结果二人相约到溪边比赛唱歌,天保自知赛歌不是对手,又明白翠翠心里只有傩送,自动退让,驾船远去,不幸葬身于激流。傩送虽说深爱翠翠,但哥哥为此丧生,他也无心耽恋爱,又对老船夫生误会,遂在痛苦中远行桃园。为翠翠的婚事而焦虑的老船夫不幸染上重病,于暴风雨之夜伴随着白塔的坍倒而溘然长逝。翠翠怀着对恋人的思念,继续摆渡。夏去冬来,圮坍了的白塔重建了,但傩送还没回来。小说的最后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