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如是说:“领导人为了团体的利益应该不惜自我牺牲。像父母为了子女不辞劳苦一样,领导人为了员工也要勇于自我牺牲。有这种精神才有当领导的资格。牺牲团队的利益来满足个人的利益,这样的领导人与我要求的理想的领导人正好相反。”
精彩解读
京瓷早在1969年就在美国圣地亚哥办了一家公司,专门销售京瓷的产品。1971年又买了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持有的小型陶瓷厂,开始了当地生产。到后来京瓷在美国的公司展到六家,光美国员工就有8000多名。
既然企业办在美国,“入乡随俗”,在工资体系、风俗习惯、管理方式上只能是美国式的,或与美国接近,但是在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上,在核心的价值观上,仍然坚持日本的、特别是京瓷的理念。这就是所谓“和魂洋才”。
日美企业之间的文化和习惯差异非常之大。比如,美国人只在上班时间内工作,而日本人工作第一、时间第二,要把事做好才肯下班。日本人凡事追求完美,美国人只要大体不错就行。美国工人根据非常具体的操作规程才能生产,干部也都有明文规定的职责权限,凡事只按上级指示办,决不多管闲事。而日本人很大程度上靠员工的自觉、自主,注重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日本人崇尚谦虚,而美国人张扬个性,往往视谦虚为无能。日本是一个信赖社会,而美国从对人的不信任出,什么都讲契约。日本人强调集团利益,美国人强调个人利益。美国社长高高在上,而日本即使母公司最高领导人来,也会换上工作服到现场与工人打成一片。
这样就必然生矛盾和冲突。比如在美国的日本企业里,权力和责任都集中在美籍社长一个人手里,他的工资要等于大学毕业生的20~30倍,这样就远远高于日本母公司社长的工资。下级工资大大高于上级行不通,于是就折中,比日本上司高,但又比美国的行低。在日本人看来这待遇够高了,但美籍社长认为母公司吝啬,仍不满意。
30多年前,京瓷的一家美国工厂聘用了一位美国人当社长。起初两年企业亏本,第三年转为盈利。稻盛和夫准备像日本一样,一个月的奖金,因为美国企业没有这种习惯,于是同这位社长商量。稻盛和夫说:“至今一直赤字的工厂,因为大家共同努力,总算有了盈余。会计结算后,我想给大家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临时奖金,你看怎样?”
听完稻盛和夫的话,这位社长非常惊奇:“这怎么行!一个月的奖金?没有一个员工有这种期待。特别是工人,如果拿到奖金,有一半人第二天就不会来上班,都去玩了,肯定影响生产。”
下面的话就让稻盛和夫更吃惊了:“三年来所以扭亏为盈,是社长我努力的结果,这是我的功劳。你既然愿意给所有的员工一个月的奖金,其中一大半应该给我,我有这个权利。”
在美国,一般工人只是拿规定的工资作规定的事。如何指挥他们,企业如何盈利,那是社长的事,所以功劳也归于社长一人。社长一个人财,其他人有饭吃就不错了。这种形在美国相当普遍。
对这位社长,稻盛和夫这么说:“美国或许是这样,但我却不这样想。对你的要求,我不打算满足。我认为,领导人为了团体的利益应该不惜自我牺牲。像父母为了子女不厌劳苦一样,领导人为了员工也要勇于自我牺牲。有这种精神才有当领导的资格。牺牲团队的利益来满足个人的利益,这样的领导人与我要求的理想的领导人正好相反。”
稻盛和夫否定了这种过分利己的、金钱至上的美国式的经营风格。这位社长最终不能理解稻盛和夫的哲学,几年后还是辞职了。
后来的一位美籍社长却理解并接受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在一次社长集会上他作了如下:
“由于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也不一样。但在企业经营的哲学上,在人生的基本原则上,归根结底都是相同的。例如不管什么文化,不管什么宗教,在工作上要努力取得成果,要为社会做贡献,要相信宇宙的规律,这些都有普遍性,都是真理。”
0 0
一秒记住www点xiaomawenxue(小马文学)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